找到相关内容12358篇,用时14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成语汇编(二)

    开柏山口,来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区。经过激烈的战争,雅利安人用武力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在这里安居下来。雅利安人入侵以后,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恒河流域的大多数部落已经基本完成...

    慧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0965494.html
  • 万慧法师一生的研究生活大纲

    。他自己是很认真执行的,往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故他的翻译被誉为自中土翻译西书以来,无此宏制……自来译者,无此高文雄笔。译文则称为骎骎与晚周诸子不[8]相上下,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万慧法师早期的思想...今顺文义所加。  [5]原本作“勒”,今校改之。  [6]原本多一“言”字,今校删之。  [7]原本作“二”,今依文义改之。  [8]疑脱一“不”字,今加之。  [9]原本作“供”,今改之。  [10...

    重校宗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465522.html
  • 王恩洋的教育思想初探

    还出版了《东方文教丛书》和《文教丛刊》杂志。其中主要是王先生的著作,计共23本,里面除了有一些是新著之外,还有部分是原支那内学院和上海书局,以及四川一些地区已出版过的著作。《文教丛刊》杂志一共出版了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965525.html
  • 天台宗史略(二)

    也。  7、因通—九无碍之因同也。  8、果通—九解脱有余、无余二种涅槃之果同也。  通义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下因通教,即不知通理,  乃至得成通果也。故诸大乘方等,及诸般若,有二乘得  道者,同禀...

    刘果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5365540.html
  • 六朝僧人的文学成就

    潜蓬庐,愔愔咏初九。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从容遐想逸,采药登重阜。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解带长陵坡,婆娑清川右。泠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8]  支遁在这种清幽、寂寞的境界...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1065630.html
  • 六朝译经文体所展现的语言风貌

     (8)同格的词句铺排叙列,动至数十。如前所举一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的形容诃,就是属於同格的形容词大量出现。  (9)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10)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的。即下押韵,但具有...

    万金川老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1165631.html
  • 龙树《中论·观因缘品》疏义(一)

    一切法不须仗因托缘,均是无因而自然生起,说名“万法从自然生一。  8、“有言:微尘生”:“微尘”即是“极微”,即指“地”、“水”、“火”、“风”等元素:外道计执此等“极微”是至妙之色(最微妙的物质),...

    李润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2565646.html
  • 略谈中国佛教的伦理学说

    (正确的意念),8、正定(正确的精神专一)。总之,一切思想,一切言行,都要按照佛教的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就能根除一切痛苦和产生痛苦的原因,而达到解脱。  牛二因缘说  释迦牟尼在分析痛苦和产生痛苦的...

    许抗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0365722.html
  • 论禅宗无相戒的源流

    有11件写本,可见其在唐代流行之广。所以,《法身礼》在7世纪时就已经成立,整套完整的仪式最迟在8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了。   《法身礼》的礼拜对象是佛的法身,如《文殊师利无相十礼》第2212页说:  ...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2665746.html
  • 赵孟頫与中峰明本的佛学因缘

    不宣。六月廿五日。孟頫拜复和南呈吾师中峰和上,弟子赵孟頫谨封。”  8.“叨位帖”,延祐五年冬(1318),北京故宫博物院。  手书和南上中峰和上吾师侍者,弟子赵孟頫谨封。弟子赵孟頫和南上礼中峰和上吾...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206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