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上质询悦家丹对《成论》的哲学理解,而悦家丹也批评“舒密特豪森的唯识研究是文献学的奇葩,但却是哲学的灾难”[29],虽然二者对唯识宗基本特色的理解确颇有差别,但二者都不认为《成论》如很多学者般视为乖离...Phenomenology”, 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Vol.29, No.4, October 2003, p.390; W.S. Waldron, “Review on ...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5168009.html
-
在《大毗婆沙论》虽然略有提到,可是并未作进一步之说明。[22] 待《俱舍论》的出现,才将之作一详细的解说。《俱舍论》卷23“分别贤圣品”(大正29?121c)说: 详诸现观,总有三种,谓见、缘、事有...见思想,何以见得?于《俱舍论》卷23(大正29?122a)说: 若诸谛中约见现观(或缘现观)说顿现观,理必不然,以诸谛中行相别故。若言以一无我行相,总见诸谛,则不应用苦等行相见苦谛等,如是便与...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1468036.html
-
透过仪式,为人证明其归依真实三宝。然而凡夫僧是否因此而与真实三宝没有一点关系呢?导师说:“化世真亦俗”,也就是说,应当归敬世俗事相的住持三宝。可是中间必须调和一下:归依世俗的,往往(29/5)“流于形式的崇拜”或个人崇拜,但若只讲胜义,亦过于高深而离初学心境遥远,所以应该(29/6)“归依现实事相的住持三宝,依此进向真实的三宝”。 所以,有些居士说,僧宝为什么一定都要是出家人?应该这样说:“...
昭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268480.html
-
rdquo;,同样以阅读印顺导师的相关著作为主。其活动如下表所列:29
名 称 时 间 阅读书籍 联络人 联络电话 地 址
西雅图妙法读书会 每周四AM10:00~13:00 成佛之道 郭昌文...2006.3.29):“关于个人简介为:1990年应美国佛教会之邀到美国弘法,1992年移民至美国,1995年协助推动美国中部密苏里州圣路易市佛教工作,并成立美中佛教会担任秘书,1996年任...
释传道、伍丽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3268588.html
-
派的密宗佛典 从10世纪末起,藏传佛教在西藏再度得到弘传,并形成不同的教派和传承体系。资料显示,在12世纪后期,藏传佛教中的噶举派和萨迦派均已传入西夏,并产生了一定影响。[29]方塔出土的佛教文献中...第72~73页。 [29]据巴俄·祖拉陈瓦著的《贤者喜宴》记载,西夏仁宗仁孝皇帝非常崇敬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曾派遣使臣入藏迎请他来西夏弘法。都松钦巴未能前来,便派自己的弟子格西藏索哇来到西夏。...
孙冒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2068954.html
-
信仰在中国的流传(上、下),《中国佛教》29卷5、6号,1985年5、6月 杨曾文:弥勒信仰的传入及其在民间的流行,《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 杨曾文:佛教的阿弥陀、观世音和弥勒信仰,《佛教和...弥勒下生信仰について,《宗教研究》144号,1955年7月 佐和隆研:弥勒来迎图について,《佛教艺术》29号,1956年9月 名畑广顺:弥勒と韦提,《大谷学报》36卷3号,1956年12月 ...
王惠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1369910.html
-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玄学家独创的,一种是受到了别的理论形态的影响。魏晋玄学的中心是洛阳,而“洛中自汉以来,已被佛化”[29]。在玄学与佛学的碰撞、“交涉过程中,玄学也会受到佛学一定的影响,这从两者的流传...第50册,第216页上—217页下。 [15][印]世亲造、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十九,《大正藏》第29卷,第103页上中。 [16][印]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普 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2069968.html
-
史学研究》卷29,第2册,第59—82页,1986年。 24、乙坂智子:《萨迦派的权力结构——对元朝统治西藏能力的评价》,《史话》,《筑波大学东洋史论文集》,1989年第3期,第21—46页。 ...《筑波大学东洋史论文集》第6期,第31—63页,1991年。 28、乙坂智子:《格鲁派与蒙古族关系的建立及与明朝的关系问题》,《日本西藏研究学会纪要》卷39,第2—7页,1993年。 29、...
张亚莎/编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64770032.html
-
完整性”。此佛陀正觉法界性的内容,亦概要的加以说明: 1.心色(物)平等中的心为主导性: 佛说“三界唯心[29]”,大中观[30]者的见地,这是针对世间的迷妄,说明非自然有,非神造,非物集的“由心论...能了达依他如幻之境,故称如量智、权智、俗智。又根本智为非能分别、非所分别,此智则为所分别、能分别。(《佛光大辞典》p.3805。) [29]《十地经论》([CBETA电子佛典2007/T26/...
释敬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33470572.html
-
角度来说,与其认定僧肇批判的是某一人、某一宗,还不如说僧肇破斥的是当时对般若类经中“非有非无”思想的一种普遍性误读。[[29]] 《不真空论》的行文也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僧肇在提出“本无者”的错误思想...关系。可参考,详见罗因《“空”、“有”与“有”、“无”――玄学与般若学交汇问题之研究》,第299、302页。 [15]《中观论疏·观因缘品》,《大正藏》卷42,第29页。 [16] 关于道安经序的...
何欢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5177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