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泉的界說,乃佛教邏輯的目的與範圍之當然結果。正確知識的源泉就是不矛盾的經驗[25]。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所言的為真理,他的話語在經驗中不是假的[26],我們便可稱其為正確知識之一源泉。如同在科學中一樣,... 所謂知識的一源泉即是知識的一原因。諸原因是雙重性的,它既是能產生結果的又是能證實結果的[30]。如果知識是一原因,就物理的因果來說,就迫使人產生相應的行動[31]。但知識僅是報導性的,它不迫使...
張尚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4.html
-
后,方召责。(智)藏衔泣谢过,终不再 纳,遂遣出山(页 626 上~中)。 按,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古代属关中地区,在唐 朝以前,关中寺院是奉行《僧袛律》的。 (26) 而据东晋佛 ...与文化背景论 寺院经济与僧尼私有财产发展的原因〉页 160~ 163,又页 175 ~ 177。刊于《华冈佛学学报》 第八期,台北,民 74 年。 (26) 参拙作 Vinaya in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844452.html
-
行?何况菩萨行?一念执,法性即无明,则十界皆染,虽佛亦地狱也。一念不执,则无明即法性,十界皆净,虽地狱饿鬼亦佛也。此即是三因佛性无论在性或在修一是皆遍满常,而一切法亦皆一体平铺,皆圆实常住也。[26]...30] 从牟先生看来,天台圆教下的般若、解脱、法身皆是即着三千世间法 (即一切法) 而为般若、解脱、法身。般若、解脱、法身属德,而一切法的存在是福。是以德乃即着福而为德,福亦即着德而为福,这就是佛教...
黄敏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3844477.html
-
等,所谓“火焚水沉,西戎之俗”[25],故唐、宋时称此葬法为“天竺法”或“外国法”[26]。随像教东传,在中国“自...丹阳乡,起塔焉”[30]。后来宋僧宗渊死,“纸衣一袭葬焉。后开发,神色宛然,弟子淡然、奉明葬之于岩穴之中矣”[31]。
除上述二部僧传外,在一些碑刻铭文中也有所...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444616.html
-
朝两赐师号,为□虚大圣,遇水旱祷辄应”[26]等等。
大中时代的复教浪潮如此猛烈,“恐数年之间天下二十七万髡如故矣”。僧尼总数不会低于会昌之前。其数目之多甚至...会昌灭法“最主要的原因在经济方面” [30]。在此之前,虽有韩愈上《谏迎佛骨表》,对佛教进行猛烈的攻击。然“而以其纯为文人,率乏理论上之建设,不能推陈出新,取佛教...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544617.html
-
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26]的中道。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流派都以中道为立宗根据,其核心是用“二谛”、“中道”这种否定逆推的思辨方式,以破除“执著”、“边见”,而达到一切皆...,便是窈冥。老子先言有心之境,次明无心之道。”[29]又说:“无心非灭无也,谓无一切心,名曰无心。”[30]显然,这里也借用了佛教的观点,无心即指离妄念之真心,非谓无心识,而系远离凡圣、粗妙、善恶、...
刘固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2544739.html
-
众生信佛不信佛不生欢喜心、忧恼心、忧喜参半的心)。 26、大正12,272b~c。 27、大正12,273b~c。 28、大正12,274b~275a。 29、大正12,275c。 30、大正...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能,次如中辈者也[26]。 看了以上有关三辈往生的经文,可以知道它含有念佛往生与临终来迎的内容,但值得注目的,同是往生却有三种不同的遭遇...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2744746.html
-
据日人鼍山雄一《塔?佛母?法身》的研究,早期的《八千颂般若经》唯有佛的色身及法身等二身说,没有应化身的思想[26]。再加上前述《大品般若》所谓的佛善根具足即可于实际作证。可见《般若经》的立场,对于佛入灭...”,重视的是还来不来三界。 四、“学空不证”之内涵 《小品般若》说:观空不证空,不深摄心系于缘中[29]。这是菩萨修持般若波罗蜜的方便,《大品般若》为此特立“学空不证品”广分别之[30],《大智...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1.html
-
译出之经典外,更比对了龙树论上的引用。如《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上言: 研究初期大乘佛教,本书以龙树所引用的为主要依据[26] 而所谓的龙树论则指: 龙树《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所引的...统一性,深入释尊的本怀。否则,偏重这,忽略这,都是不够健全,不够正确的认识。[30] 二、认识:是指对于“对象”的“能认识”而言,这大体是指世人们对世尊的认能力。在这“对象”与“认识”间,导师更以“...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545083.html
-
识身足论》,‘大正藏’第26册。 3.《俱舍论》,《顺正理论》,‘大正藏’第29册。 4.《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 5.《大乘成业论》,《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 6.《成实论》...问题,参考《唯识学探源》,pp.146-148;《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p.259,374。 [25] 参考《印度佛教思想史》,pp.74-75,210。 [26] 业果安放在心法...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