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28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

    Society XXI, p.  31; XXIII p.34, 1936. 此写本不同于注 6 梵文断片  不齐全的资料,从此有了较完整的梵文本。  14 E. H. Johnston & T. ...33 于前文提到 Obermiller 以藏传佛教的传承,认为《宝  性论》是弥勒造、无著释。同样的,Johnston 也是依  梵文本,将之归属于瑜伽行派。  34 其实,早在 1930 年 D.T....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147495.html
  • 巴利学研究纪要:1995-2001(1)

    Banamoli的其它译稿而成的。尽管有本可据,但Bodhi还是费了相当力气做修订与编辑工作。整个译文Bodhi又重新核对巴利原文,34订正译文错误,并对教义相关的名相进行改译,力求译文更加精确、明白。...suttanta弊宿经),69占《长部》34经的三分之二。(2)此外,片山一良还有《中部》(Majjhimanikaya)新译6册。1997及1998年相继出版其中的「根本五十经篇」I及II。70片山一良的...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8.html
  • 「六群比丘」与「六众苾刍」──兼谈佛典仿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解读。34 4.2. 明清小说中的个体量词「众」及其来源──附论其它汉籍文献的个体量词「众」及其来源接着,我们好奇的是,此类表达成员数目的「数词+众」及「数词+众+名词」的仿译式是否给汉语带来了若干...金瓶梅词话》)(34) 吴道官庙里,又差了十二众青衣小道童儿来,遶棺转咒,生神玉章,动清乐送殡。(同上)(35) 清清秀秀,小道童十六众,众众都是霞衣道髻。(同上) 此外,诸如《三遂平妖传》、35《...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10.html
  •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1)

    )因  此,“总相”并不是“现量”所对的“自相”,而是比量(推理)所  对的“抽象概念”。(注 33 )安慧《中边分别论疏》亦把“想”定  义为:“决定言说的因境的标相是想”。(注 34 )对于瑜伽行...叫做差别者是无。又(在识论者中)由如此的  无,因为不用物(实事)而视彼为总,所以如此的总不许为  所分别或所诠,何故?如果(识论者所说的)他遮诠体上  页34  所语的总,不得被称做(我等中观宗所说的...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447524.html
  • 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論

    ,此為在家戒。(註 34) 此引文中的五學處、十學處、八學處,即是五戒、十戒、八戒,而其十戒的內容,根據該書的註釋,引用《無礙解脫道》中所說,五戒與十善是合併排列的,雖舉五戒之名,其實是介紹了...不嫉妒,九不瞋恚,十者信善得善。是名十戒,此優婆夷所行。」此經的十善戒,前五與五戒全同,與一般的十善戒略有出入。 (註 34) 覺音論師造,葉均譯,中國佛教協會發行《清淨道論》,頁16。 (註 ...

    釋聖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747529.html
  • 台湾佛教史前期(1)

    为府尹,委庄文烈知天兴县,祝敬知万年县事,改大目为安平镇。 那个时候的建制是万年县而非万年州。 于十八年三月郑经返台, 始改东都为东宁,改二县为二州的记载(不过郑经改制,是在八月), ( 注 34)...派。 至于明郑时代创建的龙湖岩(今台南县乌山头珊瑚潭),其确切年代,见诸史料───────────(注 34) 江日升《台湾外志》卷13︰(永历十八年)七月,郑经分配诸镇荒地,寓兵于农,又在承天府起...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947532.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1)

    分别圣谛经〉当中,也提到“真谛”之语:  诸贤,过去时是苦圣谛,未来、现在时是苦圣谛,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大正1,468b23~25)  另外,在《中阿含经》卷34的〈...27﹚三结、﹙28﹚三不善根、﹙29﹚三漏、﹙30﹚四瀑流、﹙31﹚四轭、﹙32﹚四取、﹙33﹚四身系、﹙34﹚五盖、﹙35﹚五结、﹙36﹚五顺下分结、﹙37﹚五顺上分结、﹙38﹚五见、﹙39﹚六爱身...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8.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2)

    22卷第11  期,66年(1977)11月,p.29~34。  2. 饭田昭太郎著.昙昕译:〈经量自立论证中观学派之二谛论〉,《谛观》第  53期,南投,谛观出版社,77年(1988)4月25日,p...研究》,p.43。  3 参阅:《增一阿含经》卷34,〈七日品〉第6经 (大正2,740b20ff. )。  4 八道品(ariya-aTThaGgika-magga),又作八圣道分、八正道分。  5 ...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论净土 念佛法门在菩萨道的定位

    称名念佛”,然依前所举诸经而言,除《观经》在下品下生者的往生因有明白地说到以“声”念佛外,余经似不多见。34  c. 在《般若》系的经论中,说到称念佛(名号)的,有以其为渐进修学的次第,且多著重于念佛...神通行”三种差别。92此中即明白指出若众生自身条件具足,一遇善缘助发,果即圆熟。而就词语方面,如所谓“即时”,《大智度论》卷34解曰:  问曰:此经言闻诸佛名即时得道,不言闻名已修道乃得。答曰:今言即时...

    释宗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247596.html
  • 禅的意境美学: 以禅艺合流与石涛的一画论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3] 王渔洋,《带经堂诗话》,卷三。  [4] 关于山水画与禅画的相关讨论,亦可参见晓云法师,<般若思想、佛教艺术概说 – 净化兴悲何止人间之真善美>,收于晓云法师,?佛教艺术讲话?页23-34,...讲话?页23-34,尤其是页28-29;亦参见 ?中国画话? 页100-101<山水画与方外人> 一文最后一节<文字般若与艺术三昧>。   ------------------------------...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44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