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1篇,用时7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问答750题(1)

    坏苦。  59.问:尚有不苦不乐时,岂亦是苦?  答:是名行苦。虽不现苦乐之相,而身心迁变,流转不停,故亦是苦。尝见世人以无事为苦而欲寻事者,是可证也。  60.问:何为五阴炽盛?  答:我人身心,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2254323.html
  • 略论一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1)

    。[58]  世亲的《摄大乘论释》卷十对此解释说:  若诸有情界,无涅槃法名为阙因。此中意说,彼无涅槃因,无种姓故,诸佛于彼无有自在。[59]  又无性的《摄大乘论释》卷十对此解释说:  有情界,周遍...

    昌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0554419.html
  • 幸福之歌

    第四段雪、洁白美丽………………………………………………55充满喜悦……………………………………………………59新鲜的人生…………………………………………………64我的心愿………………………………...

    则竹秀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2454542.html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中)

    。此说根据协助昙无谶译经的道朗所记。见:[北凉]道朗《涅盘经序》,《大正藏》第55册,第59页下。  [30]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1页中。  [31] [唐]智升...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2854545.html
  • 许国霖与敦煌学

    图记》[59]翻拍的。  (五)、《佛学论文索引》  本文分为三篇,连载于《微妙声》[60]。著录之论文按如下门类编排:一、总类:1、目录, 2、翻译,3、藏经,4、概论,5、研究法,6、一般书志;二...huang on the western frontier of China, London, 1921.  [59]A.Stein, Serindia. Detailed report of ...

    余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4254555.html
  •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2)

    家族姻亲,以及对龙宫多宝、龙性多瞋58等富于创造性之奇异构想,到了中国文人的手中,妙笔生花,变现出更形灿烂之一团锦簇。  而就其内容言,则与《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59所述颇多雷同:  佛住舍卫城,南方...龙性」条载: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盖即源于此。  59见大正藏第二十二册,四八八页下。第五十三册,九五四页《法苑珠林》卷九十一,受斋篇引证部亦有。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5854638.html
  • 比丘波提木叉

    生病时,工作时,旅行时,风雨时,此是这里的适时。  58.当比丘获得新衣时,应当取三种坏色:青色、泥色或暗褐色中随一而作坏色。假如比丘新衣未取三种坏色中随一作坏色而使用者,波逸提。  59.任何比丘自己...说法」,应当学。  59.「我将不对无病而手持刀者说法」,应当学。  60.「我将不对无病而手持弓箭者说法」,应当学。  第六 嘶噜嘶噜品  61.「我将不对无病而穿拖鞋者说法」,应当学。  6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5054768.html
  • 试论僧肇《般若无知论》的易理思维

    但所显的妙用是相同的。在世人言,二者形迹相违;就圣人言,则是如一。又:  圣心虚微,妙绝常境,感无不应,会无不通,冥机潜运,其用不勤,群数之应,亦何为而息耶?[59]  所谓“圣心”虚无幽微,是玄妙...上。  [58] 同上注,《大正藏》45册,页156上。  [59] 同上注。  ------------------------------------  肆、僧肇《般若无知论》的易理观点  吕澄...

    张晓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1054787.html
  • 从佛教思想史上转身论的发展看观世音菩萨(1)

    尔时辩槃菩萨复告月上作如是言。汝今能辩法义已不?时女答言,善男子,法界之体不可言说,亦不可以文字算数之所摄受。”(59)  (4) 大净法门经:“....道亦无主则无吾我亦无所受。又计眼者,无男子法无...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1254789.html
  • 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

    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注 57)实在已有实在论之倾向。  〈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注 58)、“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注 59)又云︰“生生之谓易”,...) 同注56,第21章。  (注 58)《周易》〈系辞上传〉第5章。  (注 59) 同注58,〈系辞上传〉第12章。  (注 60) 同注58。  (注 61) 胡吉藏《二谛义》卷上,《大正藏》卷...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135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