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43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代士人的“始儒终佛”

    迷途自谓安。   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36]   尘世“浊劫”,身陷“迷途”,问得心法而“识真如”。大历七年〈772〉应湛然之请,与开悟、惠融共聚舒州山谷寺,由独孤及亲撰〈... 分别见《全唐诗》卷148、149、150。  [35] 独孤及本传与行事,见《新唐书》卷162;梁肃〈常州刺史独孤公行状〉,见《全唐文》卷522。  [36] 见>卷247。  [37] ...

    张 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946118.html
  • 从“开权显实”论法华之妙

    -----------------------------------------------------------  10. 《大正藏》册34,页37中。  11. 详参见《大正藏》册34,页36...,无不入妙,是名开权显实,决粗令妙也。[36]  ---------------------------------------------------------------------------...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246192.html
  • 北宋初年天台教籍重归中土的史实

    36] 两宋时期,日本虽然不再派出遣唐使,但是随著海上交通的发达,中日间僧侣和客商的往来则还是非常频繁的。而且,日本从大量向中土输入经籍,开始转变为同时向中土输出经籍。  宋太平兴国8年(公元983年)...34]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2,页10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5] 《杨文公谈苑》,页1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6] 《福州温州台州求得...

    沈海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546197.html
  • 祖师传承说的石刻例证

    将第六祖并列法如、神秀二人,而不提韶州的慧能(注35),并且在嵩山竖碑铭,立七祖堂,俨然以七祖自居(注36)。 如果看经寺洞雕造的年代,定在玄宗初年,则北方当时也仍然是北禅的天下。 依胡适...(30)优婆膻驮(31)婆难提(32)那伽难(33)达磨尸 梨帝(34)龙树(35)提婆(36)婆罗提婆菩萨(37)破楼提婆(38)婆 修跋摩(39)毗票慧多罗(40)毗楼(41)...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246209.html
  • 玄奘大师在印度境内游学与善财童子参学

    贰、玄奘大师之游学 一、游学之背景(注 36) 玄奘大师为官宦世家,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年纪最小。 他二哥陈素,已出家称长捷法师。因大师...偷渡,幸获都督府李大亮 之同情与尊敬才得出关。 二、游学路线(注 37) ─────────── (注 36) 〈玄奘三藏〉页 5~11,前岛...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546214.html
  • 论所谓的“喀什本梵文《法华经》写卷”

    .36 ~ 37. 研究了彼得罗 夫斯基收集品中编号为 SIP90a,b的一张多罗叶和一张残片。 研究了编号为 SIP79 的两张多罗叶 (4 面 )。 ...───────────────── Ⅰ 1977 第3a-36a 叶 1 1 Ⅱ 1977 第101a-...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746242.html
  • 批判心灵的升华---释迦的教育理想

    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注36) ------------------------------ (注 35)详见《大智度论》卷一一;《大正藏》卷二五,页136中~下。 (注 36) 《杂阿含经》卷二,第53经;引见《大正藏》卷二,页12下。18页 引文中,释迦自认为他的思想特色...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846244.html
  • 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1)

    注3) 大正32册36下。 3页 少比丘从世尊闻已,当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难!我本为汝说五盛阴︰色盛阴、觉、 ...191上。 (注22) 大正25册69下。 (注23) 大正32册36下。 11页 由以上的引据,...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146275.html
  • 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2)

    部。摩哂陀在 华氏城结集后,接受优波离系的目犍连子帝须对律藏与经藏 的全面调整,因而由摩哂陀传往南方师子国的阿含经与北传 各经内部的次第大不相同(注36)。... (3)因同分等,唯作缘等,上品贪等,后多住等。 ─────────── (注36) 例如, 杨郁文︰《佛光大藏经》〈阿含藏〉书末之《汉 ...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146276.html
  • 譬喻佛典之研究─撰集百缘经、贤愚经、杂宝藏经、大庄严论经(3)

    迹(注35),又如卷六七五则“差摩子患目归依三宝 得眼净缘”、非本生,从治眼疾的咒文看,是属于 杂部密教的东西(注36)。此外...与三智臣作善亲友缘”。 (注36) 同注25。 (注37) 如卷二一四则“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共天神威王行 ...

    丁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64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