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50篇,用时7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重提印度禅与中国禅──一种早期的思想史观察

    慧观传中,说他着有《论顿悟渐悟义》,惜文已不传,不知其详。但汤用彤先生根据《名僧传钞》和慧远《肇论疏》中的部分引述,推断慧观为渐悟说的代表[75]。从慧观「三乘渐解实相」强调「因于行者」而有「三乘之别...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1659943.html
  • 白莲宗析论(2)

    75  寺,到优昙再加以拓建成丹阳巨刹。可见优昙本身似乎是个白莲世家,而妙果寺似乎是类似他们蒋氏的“家庙”,所以优昙在接到朝廷禁令时即表示:“吾承其教将三十载矣。”,并发誓必复其教,乃至最后也葬在妙果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4159973.html
  • 从“现代禅”到“净土宗弥陀念佛会”:一个宗教团体的转型

    讨论〉,佛教新闻 59:14-15。  1990c 〈李元松表示,根本没有禅〉,佛教新闻 61:74-75。  1990d 〈李元松提倡所谓新时代“戒律“〉,佛教新闻 62:86-88。  邢东风  ...

    罗佳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0359989.html
  • 禅宗境界哲学的知识意义

    的无念功夫>台北哲学杂志第三十六期,页40-75,2001年。作者于该文中对于禅宗哲学的知识定位作了明确的陈述,主旨即在禅宗是一强调作功夫的佛教宗派,因此禅宗哲学所呈现的知识即皆为在实践活动中的实证之...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1960005.html
  •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

    29. 郭熹微,《三教合一思潮─理学的先声》,《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页107-112,1996年。  30. 寇养厚,《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东岳论丛》1998年第4期,页75-80,...

    蔡金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3060018.html
  • 论佛道儒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

    相沿已久,在早期上清派所崇奉的最主要经典《大洞真经》中已有这方面的影响。该经的卷一叙述了存思五方之气的思想是以东、南、西、北、中五方为基础,配以五行、五气、五色、五脏。[75]我们将其配对列表如下: ...卷11,《大正藏》卷50,401c~402a。   [73] 415年   [74]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增订本第406页。   [75] 《上清大洞真经》卷1,...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260032.html
  • 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75]事物是依心而存在的,本无外境而现似外境,全出于...575页下。   [75] 《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32卷第577页中。   [76] 鲍博《陆九渊与禅学关系管窥》,中国北京《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115页。在这篇文章中,鲍博先生将...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560035.html
  • 现代禅及其思想特色

      [13] 这其实也是台湾佛教与包括南传佛教、西藏佛教在内的其他传统佛教在当代的共同困境。  [14] 见李元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佛法》,原发表于1988年,后收录于《现代人如何学禅》第75~76页...

    张嘉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460045.html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2)

    出新、旧两者不同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两者明显不同的弘法风格和不同的佛教思想内涵。[75]  (二)新大岗山派的崛起与高雄市佛教的战后环境  要描述或分析一处的佛教发展状况,有几个要素必须加以考虑:一,...曾文中译《日本佛教史纲》(台北弥勒出版社,1984)页361~64。但大岗山派的管长并无类似日本佛教各宗的管长实权,故只是形式的模仿。  [74] 即:将大本山会址和办事处设在旧超峰寺。  [75]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560057.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2)

    寂天为中观学派的论师,其思想在中期大乘佛教的发展上有重要的影响。除《学集论》外,《入行论》在藏地传佛教中亦被视为寂天的作品,[75]但在汉译中,上述二论则被分别当作是龙树与法称的作品。[76]前者内容...75]参见《西藏大藏经》中所录的《学集论》等,可知:其作者属寂天。   [76]参见《新修大正藏》目录索引。   [77]《入行论》汉译有古今两种;《学集论》仅有宋代译本。但《集学摄颂》有现代人的译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16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