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65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唯识观之关系研究

    缘  起说之顺逆二种观察的  页314  关系上来说明(注 14 ):  (一)与经中的“心识说”全体的关连来看  ( 1 )作为众生心, 在第九地的经文被描述为:  “诸有情心种种之性,谓心杂性,心...74。  注12 大正藏四三册,页229。  注13 《入中论》,月称著,法尊译,新文丰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  元月,卷三,页29。  注14 伊滕瑞睿收  于平川彰纪念论集----《佛教思想?...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5145441.html
  • 吕本中与佛教

    知佛之道与吾圣人合。本中尝问公:二程先 生所见如此高远,何以欲却佛学。公曰:只为见得太 近。(注 14) 在吕祖谦去世后,朱熹对... 全祖望说:“世以其 (本中 ) 喜言诗也, 而欲以江西 图派掩之,不 ────── (注14)《伊洛渊源录》卷 7,页 4a。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345669.html
  • 佛教传入与等韵图的兴起

    韵图主要架构中的一个成份。 陈寅恪先生曾著《四声三问》探讨这个问题〈A HREF="#n14"〉(注14)。认为四声实起源于佛经之转读。他说: “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十二月二十日竟陵...2012。 注14 原文载《清华学报》9卷2期。 注16 等韵各“门”的含义,可参考董同和《等韵门法通释》一文。 见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14本。 注18 收入周法高先生《中国论文论丛》...

    竺家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345693.html
  • 唯识观行略探─以《摄大乘论》与《成唯识论》为主

    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暖。[14]  于此暖位中,开始创修下品的寻思观,推求所取的名等四法,皆是自心之所变现的。一般认为这是名...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元月出版。  14、杨白衣著:《唯识要义》,台北文津出版社,80年2月再版,p-170。  ---------------------------...

    释会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845914.html
  •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1)

    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诸论议师无能酬对,唯于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于十方面,或现初生出家,灭度入般涅槃。现分舍利饶益众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严。”(大正14,页480下),这是把...(异译《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大正11,页345中─页346中)。  5.由此可知,文殊现在已是十地菩萨;但另有一则重要的传说:文殊是他方佛国来的,如《文殊师利净律经》(大正14,页448中)说...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246882.html
  • 试窥印顺法师的思想大要--以缘起贯通

    一切 页 97 法空。中观法的施行,以信戒闻思为基,而其前行则可从四念处的观身下手 (13)。 若依闻思修证的次第,成就缘起无自性空的过程可简分八阶段 (14)。 一、闻思慧,二、散心观,三、依定起...出版社, 1991 年 9 月 13 版),14 页。印顺法师的著作中,处处可见空有无 碍的思想。依有明空,最精透的说明,可参见《中观今 论》第五章、第六章。从空建立幻有(不是真空生妙...

    陈水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947303.html
  • 从“境解脱”到“心解脱” 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

    )持戒; (6)忍辱;(7)精进;(8)禅定;(9)智慧;(10)四无量心;(11) 四摄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回向心;(15)说除 ...“(菩萨)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句,则 被译为“随诸菩萨自心严净,即得如是严净佛土” ( 注 14) 。 可见“严净佛土”乃《维摩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和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2447323.html
  • 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論

    14(東初出版社, 民國77年七版)。 (註 2) 參考拙著《戒律學綱要》第七篇第三章。 (註 3) 參考拙著〈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民 國82年7月《中...有《十善業道經》、《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大集月藏經》等。(註 13) 印順法師也在其《成佛之道》第三章列舉《海龍王經》,所以說十善法是人天眾生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的根本依處。(註 14) ...

    釋聖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747529.html
  •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

    住首楞严。”(大正14,页480下),这是把文殊师利定位出生在人间:舍卫城的多罗聚落。[6]  2.但在《首楞严三昧经》(T 642),文殊却是“过去佛”,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文殊师利净律经》(大正14,页448中)说:“东方去此(娑婆世界)万佛国士,世界名宝氏,佛号宝英如来。……文殊在彼,为诸菩萨大士之伦,宣示不及”;[8]《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也说:文殊“从宝英如来佛国...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347705.html
  • 吐蕃时期的禅宗传承

    佛教研究  【关 键 词】敦煌禅宗文献/摩诃衍/虚空藏禅师/善知识传承/益西夹/宗哥/阿琼南宗  【参考文献】  [1] 记载这一事件的西藏佛教史文献有巴?赛囊《巴协》(14世纪);布顿仁钦珠的《布顿佛教史》(14世纪)以及《贤者喜宴》(16世纪)。吐蕃时期的藏文史料(包括金石铭文)几乎不见这次印汉僧诤事件,上述的藏文佛教史料都写于后弘期以后,关于赤松德赞时期印汉僧诤事件,他们主要依据吐蕃时期在卫藏...

    张亚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34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