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00篇,用时3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历史文化地理学角度评《汉唐佛寺文化史》

    (2幅)、北朝(2幅)、隋(2幅)共9幅,其他的18幅或仅言“按唐代政区”,或曰“按政区”,或未作任何文字说明。   以有所交待的9幅表而言,第66页称“依据《魏书·地形志》并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1170162.html
  • 明朝宗教史之——衰微中起伏的佛教

    结构上、还是在 产值 上,都超过了以往时代。当时国内已有三四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城市,银币已成为普遗的交换手段。1500年前后,北京人口已有66万,南京人口则近百万。整个经济格局为江南胜于江北,而江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1270217.html
  • 净元法师著:慧日集(第一辑)

    欢喜布施;一个胡作非为的人,突然发心修行,必将受到天人及佛菩萨的同声赞扬。  如因修行而获证般若智慧,这盏灯,即是照断生死轮回,永破无明黑暗的觉性之光。   第66篇   对尚未用过的法或未证的理存疑,...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270236.html
  • 净元法师著:慧日集(第二辑)

    正所谓“饥来吃饭困来眠”,一切随缘,何须用心刻意?  由凡夫地欲顿超圣域是不可能的,只有澈见幻躯不异佛身,一向即与释迦同一鼻孔出气的修行人,才能真正的翻转!  第66篇  修行是─哪边出了毛病,就往...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270237.html
  • 菩提心影:释疑篇(一)

    在佛菩萨亲口宣说的很多底经论里,在在处处,教诲众生,要报四恩:(1)父母恩,(2)国王恩,(3)三宝恩,(4)众生恩。所谓国王者,即国家的代名词,(P66)要爱护国家,在《仁王护国经》里面说得很详细;...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5970427.html
  • 唐开元二十年禁断摩尼教原因辨析

    罗亚斯德教辐射圈内。  密教源自大乘。而在印度西北地区原始佛教逐渐转变成大乘佛教时,就引进了部分琐罗亚斯德教教义。[65]因此,密教除了大量摄取吠陀教、婆罗门教一印度教教义神话、咒语法术之外,[66]来自...]同上,页141。  [66]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  [67]转引自拇尾祥云《密教史》,页33。  [68]参见W.Sundermarm,”Mani,...

    王媛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5270483.html
  • 周伯戡: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

    学习他布教地方的语言。   佛教初传入中亚和塔里木盆地时,语言的问题并不大。   由于Prakrit和当时在中亚地区的吐火罗语,波斯语,均属于印欧语系,(注66)外来僧侣容易学习当地语言,当地僧侣也...〉和〈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收在氏着《印度古代与言论集》,北京:中国社科院,1982,页402-438。   注66:J。P。Mallory,In Search oftheIndo-...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4070539.html
  • 韩愈论佛骨表的缘起及其内容分析(1)

    点出发,并后出转精,成为他反佛理论的重要依据。   .  七) 由政治利害论   .  宗教普及化后,其在政治上的功用,往往成为统治者考量崇奉与否的重要因素。[66]唐朝臣评论佛道时,自然不会...

    谭澎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42470615.html
  • 明朝宗教史之衰微中起伏的佛教

    结构上、还是在 产值 上,都超过了以往时代。当时国内已有三四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城市,银币已成为普遗的交换手段。1500年前后,北京人口已有66万,南京人口则近百万。整个经济格局为江南胜于江北,而江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45570641.html
  • “本无”与“非有非无”――《不真空论》所破“本无”浅析

    。关于《肇论集解令模钞》可参看张春波《论发现的意义》,《哲学研究》1981年第3期,第60-66页。  [24]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对这句话的评价是:从“无却此有”、“无却彼无”这两个提法来看...

    何欢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5177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