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37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传灯玉英集》卷十四补阙和研究

    ,怪他说连自己的食物都保护不了,何以能护伽蓝?结果伽蓝护神便在其它僧人的梦中告状说:「拾得打我。」隔日寺僧诘问拾得,果然如伽蓝护神于梦中所述。[61] 另外,《景德传灯录》亦记说布袋和尚天将雨即穿...CBETA, T51, no. 2076, p. 433a25-29。   [60] 参新文丰印行之单行本《传灯玉英集》,页138上4-8。   [61] 参CBETA, T51, no. 2076, p. ...

    黄绎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070850.html
  • 浅谈宋版佛经(2)

    图录(图61,页137-138) 钤印 「乾隆御览之宝」阳文,朱圆「秘殿珠林」阳文,朱 长「秘殿新编」阳文,朱圆「宜子孙」阴文,朱方「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1270899.html
  • 谢明良:三国两晋时期越窑青瓷所见的佛像装饰(2)

    出土古陶  瓷研究)图版二九,左,公私合营艺苑真赏出版,一九五六  。  页61  ┌──┬──────────────┬──────┬─────┬──────┬──────┬──┐  │编号│ 出 ...

    谢明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2870917.html
  • 僧叡思想研究

    ﹕  「幻品忘寄而忘其忘」(注61)。  寄者,待也。有所待则必所执,必也「忘寄」去执,始  可达于圆融之境。然而滞于「忘」,亦非正法,因滞于「忘  」亦是有执,故须「忘其(所以)忘」。因「所以忘」之...上。  (注 60) 〈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  藏》卷五五,页57下。  (注 61) 〈小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4下。  (注 62)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2970918.html
  • 身是维摩不着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任发起人,并积极劝捐;至大正七年七月始  逐次兴工,大正十三年六月黄玉阶过世后才告完成。( 注 60)  大正五年, 台湾佛教史上出现新佛教运动 ( 注 61),佛教界成  立了两个  107页  ...日,议修古寺;大正 3 年 8 月 6 日,拟重修剑潭寺。  ( 注 61)有关新佛教运动的缘由可参考江灿腾文,同注 45,页 66。  ( 注 62)见林学周,《台湾宗教沿格志》,页 3-4。  (...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3370921.html
  • 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

    ─────────────  注 5:本节所引 要旨,俱见《  从传统到现代 ---- 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一书, 页  61-105 。  注 6:如《优婆塞戒经》为例,它以五种理由作为子女应行孝...

    王志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370925.html
  • 敦煌四二八窟新图像源流考

    , 北朝卢舍那  佛的造像记共计十七条,其中除了东魏的一条(注 60 )外  ,余皆为北齐  13 页  之作。(注 61 ) 由此看来,北朝时,东边的卢舍那佛信仰  较西边为盛,而北齐的卢舍那佛信仰...  注七: 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中〈一切持王子品〉,《大正  藏》,第三册,页58下–61上。  注八: 圣坚译,《太子须大拏经》,《大正藏》,第三册,  页418下–424上。  注九: ...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0171067.html
  • 俱舍论释题

    派之多,大  体上只有空有二宗的对抗,  61页  因而传到中国来,就成为成实俱舍二宗﹔成实是代表空的,  俱舍是代表有的,谈空不能离有,所以俱舍不能不研究,因  为他是说有的代表作。同时,本论又是...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1971083.html
  • 明末《物不迁论》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

    兼之者少(注61)。德清和镇澄,皆  是属于澄观的忠实读者,并且同样在澄观的著作中,读到了关于僧肇  〈物不迁论〉的批评,但二人的理解和反应则大异其趣(详前讨论)。  但此处要探讨的,是澄观的批评重点...台北,木铎出版  社,1983年),页316。高峰了州着,慧岳译,《华严思想史》  (台北,弥勒出版社,1983年),页107-226。  注61 在晚明佛教界,曾阅读并发挥关于「常住」著作的,计有:...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4.html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2)

    完成博士论文「佛家与弗罗伊德的心理学」,剑桥 大学博士兼院士阜尼士为此书作序。(注61)此皆攻玉之他山 石。中国人在比较哲学方面较差,懂佛学的多排斥西方的心 ... Kodansha International Ltd., 1976)。 (注 61) M. W. Padmasiri De Silva, ...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17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