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67篇,用时23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石头宗诸师之 “心性”思想(2)

    类堕”、“随堕”、“尊贵堕”,指投生为“披毛戴角”的畜牲道、一般“不断声色”的六道,与证入“不受食”的出世涅槃道。 [147]  随入何道,“只不被他染污”,皆能解脱自在。这可见,“脱亡自在”、“投生...与牛头名僧慧忠、道钦频通音问,因此在思想发展过程中,势必吸收牛头禅与老庄玄学的营养……。”(页147)   [23] 《老子》二十五章。   [24] 大乘菩萨的“三聚净戒”之一,即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951950.html
  •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以佛教“度”与“解脱”概念为诠释观点(2)

    师父将他渡往何处,月明和尚作此回答。  67. 关于“一切有为法”偈语之解释,参印顺:《般若经讲记》,同注19,页144-147。  页298  三、自力超凡入圣类型—《来生债》《野猿听经》  元代佛教...台北:广文书局,1972年初版),页295-296。《景德传灯录》卷8,同注51,页146-147。﹝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3(台北:广文书局,1971年);﹝元﹞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3(台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252369.html
  • 关于初传期佛教的几个问题

     如将两汉之际佛教初传至朱士行西行求法作为初传期的依附黄老之学阶段,则从两汉之际至汉桓帝建和初年(约147)安世高来华之前的一个半世纪可称为初传期的最早期。虽然此时佛教已经传入,但是有关资料很少。剔除...也看不出此时的佛教与神仙家或方术之士有什么牵连。   三、汉末三国佛教大发展及其原因   从汉桓帝建和初年(约147)安世高来华至三国魏甘露五年(260)朱士行西行求法的一百多年间,佛教在我国得到...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752941.html
  • 梁武帝萧衍与梁代文风之研究

    的文学集团147  一、蓬勃的集团组织147  二、多样的文学活动155  三、主张各异的文学理论161  第三节 品评风气的弥漫171  一、人物的品鉴171  二、文学的批评183  三、艺术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3954554.html
  • 《楞严经》解脱道之研究

    抉择 121  第二节 二十五个圆通法之抉择 126  第三节 耳根入流之法 134  第六章 结论 147  第一节 本文回顾 147  第二节 《楞严经》与其它经典解脱道之比较 149  第三节 ...

    李英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4755106.html
  • 涅槃经典的传译与中国涅槃宗的形成

    147~?,中亚古国大月氏人,为我国翻译及传布大乘般若学的首位僧人)其所译的《胡般泥洹经》[6],虽然该经早已失传,不过到了西晋的白法祖、东晋的法显均有再译本出现,内容是叙述佛陀入灭前后的情形,支谶当时...时间上较无影涉。   肆、大乘涅槃经典在印中的传译情形   佛教传入中国,当在两汉之际。最早的译经师,要算东汉桓帝时代(147~167)的安世高与支谶。此时,印度正是大、小乘并行,而以大乘为主的时期...

    杨惠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0157586.html
  •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

      1. 就己边论格致145  2. 就人边论格致146  (三) 儒家工夫论147  第五章 憨山德清以佛解道思想研究151  第一节 《憨山绪言》154  一、 道物观155  二、 心体观158...复兴的经世取向》,《普门学报》第9期,页53-85,2002年5月。  25. 陈永革,《论晚明佛学的性相会通与禅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师为例》,《普门学报》第15期,页147-165,2003年5月。...

    蔡金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3060018.html
  • 佛教慈善事業之發展-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等個案研究

    1434、專職人員與義工管理(P)之不同……….145(1)專職人員的管理與發展…………145(2)義工的組織與運用………………147(3)義工的維繫與激勵措施…………1495、所創造或所提供的服務(S)之...21期21卷1期p147~p159,1996年。4、王順民著,《當代台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p315~p341,84年。5、曾昭旭著,《論人間佛教》,鵝湖月刊第21卷第2期第242號p12~...

    林美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3460255.html
  • 科学视角中的禅宗清规

    81册,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58页。  23 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81册,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47-148页。另见宋·宗赜著、苏军点校《禅苑清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8页。  24 参见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第81册,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47-148页。另见宋·宗赜著、苏军点校《禅苑清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8页。 ...

    黄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3961518.html
  • 《法华经》禅思想之研究

      三. 实相禅之经典 140  第二节 禅观之相关语词 141  第三节 法华三昧之禅观 144  一. 法华三昧之出处 144  二. 法华三昧之义涵 146  Ⅰ. 树之华喻147  Ⅱ. 生死之色147  三. 法华三昧之修法 148  Ⅰ. 修持二事148  Ⅱ. 修持四事149  Ⅲ. 现卅六事150  第四节 《法华经》之禅观语词 151  第五节 小结 159  第六章 《法华经》...

    简秀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2563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