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93篇,用时32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2)

    法苑珠林》卷十剃发部第三引道宣律师感应记所记佛说剃刀因缘53:  佛告阿难:「汝往菩提树金刚座西塔,取我七宝剃刀并浴金刚盆,我欲剃发。」阿难依命取来至世尊所,佛受刀已,普告大众:「自我成道已来,未曾为... 51见大正藏第三册,四八三页。  52见大正藏第三册,五三九页。  53见大正藏第五十三册,三六二页中。  54一说阿育王建塔,蓝摩所得者由龙王供养,见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与开展》一一五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5854638.html
  • 般舟三昧念佛法门及其传播

    90年374  图48 至鲤鱼潭举行放生法会374  图49 放大蒙山法会374  图50 放山蒙山法会的食物375  图51 放山蒙山法会的牌位375  图52 替法师到河边作放生375  图53 替...

    陈汉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5454696.html
  • 比丘波提木叉

    ,波逸提。  52.以指(轻触)胳肢(使他生酥痒发笑)者,波逸提。  53.水中嬉戏者,波逸提。  54.不恭敬者,波逸提。  55.任何比丘,假如恐怖比丘者,波逸提。  56.任何比丘无病,想要取暖...。  第五 抟食品  51.「我将不作出嘶噜嘶噜(吸食)声而食」,应当学。  52.「我将不舔手(指)而食」,应当学。  53.「我将不(用手指)刮钵而食」,应当学。  54.「我将不舔唇而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5054768.html
  • 试论僧肇《般若无知论》的易理思维

    ”盛行。[52]僧肇般若学在此亦强调真空妙有无间。所谓:  法轮常净,犹虚空也。虽复古今不同,时移俗易,圣圣相传,道不改矣。[53]  此强调般若之“空”与万物之“真”的关系。  另外,僧肇在其注《...,(台北:骆驼出版社,1996年1月),页265。  [53] 同注18,僧肇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38册,页169下。  [54] 同注18,此僧肇注《维摩诘经》诸品分别见《大正藏经》...

    张晓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1054787.html
  • 从佛教思想史上转身论的发展看观世音菩萨(1)

    其现恍惚.... 是身为空,无我,无性,无命,无人.... ”。(53)  初期大乘空系的学者在主张“无我、无性、无命、无人”的情况之下,当然要反对有部因有“我”的主张而建立的转身论。事实上,空系的...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1254789.html
  • 《般舟三昧经》思想之探讨

    takemura shouhou 撰写,收录于(龙谷学报[ Ryukoku Gakuho ]第335 期,页41-53),1944.03,小川贯□出版。  71.谢灵运《佛影铭》译注稿(上),鹈饲光昌=...

    蔡贵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1754867.html
  • 千手观音像造形研究

    直接影响到观音的造形:  一是依观无量寿佛经所载,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教主阿弥陀佛的  侍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共同襄赞阿弥陀佛的教化。其外形有花冠、  璎珞等严饰之,庄严华丽。  页53  二是依妙法莲华经所...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4854899.html
  • 东汉佛经疑问句语气助词初探

    3066例疑问句中,只用语气助词表达疑问语气的疑问句有52例,仅占总数的1.7%,均为是非问句,17例是非问句是通过上下文的语境表达的,53例使用疑问副词或疑问副词与语气助词搭配表达。40例选择问句只有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11254926.html
  •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1)

    本体。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52]   一切皆成佛,[53]  即是绝待圆融的观念。这一观念与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54]  的观念,异曲同唱,殊途同归。在这种...

    正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355066.html
  • 对唯识学中作意与触二心所生起次第之初探

    〉原典译注》53-54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14] 法舫《唯识史观及其哲学》,190-191页,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台湾,1997年。  [15]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

    崇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205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