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6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般若波罗蜜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1)

    大乘的殊胜,故要分野菩萨不共二乘的般若波罗蜜,可从菩萨如何证得无生法忍,得到最好解答。从菩萨初发意至坐道场,《大智度论》提及二道、五菩提的修学次第,[55]无生法忍是二道---般若道及方便道的分隔界标。...

    释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846995.html
  • 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初期与最初期佛教

    应是首见于上文已提及T. W. Rhys Davids的1881年著作中。他在1908年的著作"Early Buddhism"中也用了"original Buddhism"一词55,但这个用语早在...115。9 宇井伯寿《原始佛教资料论》,收于《印度哲学研究》第二,页117。10 主要见于宇井伯寿《佛教思想之基础》〈绪言〉,页1、页53-55,大东出版社,1944;其《印度哲学史》,页105,岩波书店...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5.html
  • 无著的唯识思想

    ”即符合对象的唯一的认识;事实上,如果不对虚妄分别加以对治,人的认识并非无颠倒;所以对象并不真实。B55   三种胜智随转妙智,是从三种禅定境界来说明唯识无境的:菩萨在修持净虑使心自在时,可随着...B50参见《大正藏》31卷第566页中。   B51B62B65《大正藏》31卷第138页上。B52参见《大正藏》31卷第138页下。   B53B54B55...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7.html
  •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

    一切大乘教法的汇集,对于偏重大乘的中国佛教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史称“东国最重般若”,既当基缘于此。  孔泽已对众多的《大般若经》文献资料进行了细心的提纲携领式的报告,[55]迄今为止只有两件古回鹘语译文...iiri)》,安卡拉,1965年,第13号文献,第144~145页,第153~156行。  [55]孔泽(E. Conze)《般若波罗蜜多文献(The Prajñāpāramitā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147098.html
  • 三论宗之哲学方法

    。 根据三论宗,佛效哲学必须依二谛的方法去欣赏理解,因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55)。已往佛教之百家齐放所产生的诸种哲学有其时代性,现代人不应只停留在向往当时...

    郑学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1.html
  • 法华思想与佛教社区共同体-- 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

    品序〉,《大正藏》册55《出三藏记集》 第八,页53下。18 竺道生《法华经疏》,《卍续藏经》册150,页805下。19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2,《大正藏》册9,页13下 、页15...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2.html
  • 由“相互主体性”的立场论天台宗几个基本关键观念以及山家与山外之争

    。终日不说终日说。终日双遮终日双照 。即破即立即立即破。……若得此意俱不可说俱可说。… …”《大正藏》册46,页55上。13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47中749中。《观 ...

    任博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5.html
  • 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1)

    Harrison, p.55。另外,宇井伯寿在〈初期的大乘思想〉一文中表示:大乘佛教之兴起一事不甚明白,可说是理所当然的(收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98,页17)。山田龙城在〈大乘佛教的兴起〉一文中也认为:由于...学家根据地球上有人类存在的事实,而推测其他无量无数恒星系的行星上也应该有生命、甚至有高于人类的生命形态一样。[55] 倘若我们硬要为“十方佛”与“十方净土&...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947161.html
  • 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2)

    └─攝論師:上 │ │ │ │ 阿黎耶依持(緣具)55 │ ...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5.html
  • 中国佛教的译场组织与沙门的外学修养

    云集”[10] 的方式。虽然锡予先生对安公何以采此方式未有交代,而仕邦则有如下的看法:梁释僧祐(445~578)《出三藏记集》(以下简称《祐录》)(《大正藏》册55)卷13〈安世高传〉略云:  安世高...34] 《阿尔陀经》与《称赞佛净土摄受经》是同原本的异译,见唐释智升(约730时人)  《开元释教录》(《大正藏》册55)页512下及页555下。  [35] 收在《周叔弢先生六十...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04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