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四川摩岩造像“唐瑜伽部主总持王”

    法轮]常转。字径28。  2五佛四菩萨圆龛:横刻岩檐梯形面,龛径140,深36。正中为大日如来,佛、菩萨均手腕饰镯,全跏趺坐。从左至右为:  21菩萨像:高138,头长58(含冠),肩宽50,...头冠、身甲、足穿靴,一前一后挺立:左,前像高138,双手拱揖,手弯上横置一鞭,长48;后像高132,左手隐前像身后,右手举结印。右,前像高132腮饰卷须,左手托方塔,右手扶塔身,塔高34,塔身刻小圆龛...

    陈明光 胡良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168918.html
  • 《声闻地》中“唯”之用例考察

    (1957  ,206,n.2)  (注 3) 大31, 138b15ff.:《摄论 ( 世 )》(H) 大 31,  338c3ff.; MSg(N) 上 p. 290.  22 页  即是说︰...不如实 (yathabhuta)  知, 横计有我。 依止于身。 由依身故......(大 30,  441c22ff.; SBh 305, 1-9; Tp 138a4ff.; Td ...

    惠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670853.html
  •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2)

    种众生,未解爱见二十五有业集,令得解也。三、未安者令安者:即是爱见二种众生,未安三十七品一切诸道,令安道谛也。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者:此爱见二种众生,未灭二十五有生死因果,皆令得灭谛涅槃也。[138]...135]《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3下。  [136]《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4上。   [137]《维摩经玄疏》卷3,《大正藏》册38,页536上。  [138]《四教义...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974442.html
  • 晚唐观音法门的开展——以敦煌莫高窟 161窟为中心的探讨

    等无二之圆满义,一切皆入妙觉地。千菩萨图像到了晚唐才大为流行,以 138、161、196窟的表现最为精采,此时中土佛教崇尚圆教境界,双融显密的倾向更为明显,千菩萨图像除了是从本垂迹的意义之外,也代表著法界曼荼罗的精神。   :   图十一161窟东壁门上观音经变   图十二 : 161窟东壁门上观音救苦难图   图十三 : 161窟南壁菩萨海会众   138窟西壁中段以药师佛三...

    郭祐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5479251.html
  • 谁说的话──巴利与汉译经典关于说者的差异

    》(M i 111, 6),《中部 133經》(M iii 194, 32),《中部 138經》(M iii 224, 21),與《增支部 10.172經》(A v 256, 22)等經。在《相應部 ...138經》 (M iii 224), 與《增支部 10.172經》 (A v 256) 。      [9] 《中部 32經》 (M i 214, 24): abhidhammakathaṃ...

    无著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3881374.html
  • 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

    内圣外王”-127   二、以佛之“菩萨道”解《中庸》之“成己成物”-134   第四节 以“因果业报”会通儒佛138   一、以佛之“因果观”解《周易》之“天人合德”-138   二、以佛之“因果...

    罗元庸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4490700.html
  • 敦煌莫高窟第9窟甬道供养人画像年代再探

    佛坛窟;[32]从壁画内容及布局来看与第138窟同时,且比后者时代要早;[33]从供养人画像来判断,此窟索勋父子供养人画像与晚唐第156、138等窟的供养人画像相同,却与五代时期洞窟的供养人画像有很大...《敦煌莫高窟的中心佛坛窟》,《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   [33] 第138窟是莫高窟晚唐相对纪年最晚的洞窟,其开凿年代当在张承奉正式被唐政府任命为归义军节度使即光化三年(900)之后,是...

    张景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4597099.html
  • 圣严法师论心五四运动

    不为自己的明闻利养,不断地努力求进步,尽自己所能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实际上这就是在求福、培福。   (本文摘自圣严法师著作《我为你祝福》及《人生》138期〈慈悲与智慧〉一文) 四它   ...

    圣严法师

    心五四|圣严

    http://www.fjdh.cn/article/2011/03/2303111305.html
  • 净空法师谈爱情婚姻

    我自己亲身验证过,没错。如何爱才能不生烦恼?很简单,你无所求的爱,你不会有烦恼,就是有所求才会患得患失。(幸福人生讲座52-138-19,蔡礼旭老师主讲)   二、爱情与慈悲   ●这个法门,它的...

    净空法师

    |爱情|婚姻|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16503936158.html
  • 从维也纳学派看古印度逻辑学派

    哲学史略》,138页,独立出版社民国三十五年再版本)。新正理学出现的时代,已不复是印度逻辑学史的全盛时期。但是,这一派还是出了不少名家,其中最有独创性的学者是罗怙主(Raghunatha,约1475—...

    高山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5313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