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8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妊娠晚期出血知识问答之胎盘早剥篇

    如何诊断胎盘早剥 对于胎盘早剥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医生查体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而定。轻型胎盘早剥由于症状不典型、明确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应该仔细观察病人,同时借助B超检查可以...有时单从临床症状与阴道出血的量不易与前置胎盘区别。但是通过B超检查确定胎盘下缘,即可确诊。重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极典型,与前置胎盘区别很容易。 先兆子宫破裂有时不易与重型胎盘早剥相区别。但是先兆...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20545515352.html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困难。但对既往无肌溜病史或孕前未曾作过妇科检查者,诊断有时会遇到困难,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双子宫妊娠 当一侧子宫妊娠,另一侧子宫被误认为子宫肌瘤,B超检查可鉴别。 2 ...情况者可考虑手术:①大型子宫肌瘤(直径>10cm),易有红色迟行性变者(B超检查应注意肌瘤大小变化情况)。②症状多,经常腹痛,有子宫收缩或阴道出血者。③肌瘤退行性变较重,刺激腹膜,有急腹痛、低热及...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20552615360.html
  • 俱不成过

    《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2b):“俱不成者,复有二种:有(有体)及非有(无体)。若言如瓶,有(有体)俱不成;若说如空,对无空论,无(无体)俱不成。”这是仍以前量为例,用改变同喻的方法来说明有体...自体依不成指的是同喻自身为无体。所以下面要讲的无体俱不成才是属于自体依不成一类。  其次,关于无体俱不成,《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云(大正44·135b):“无(体)俱不成亦有两俱、随一、犹豫及所依不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12338107.html
  • 佛教邏輯與因明論式的運用

    宗無誤,就回答「同意」或「贊成」;  ? b若認為此宗不正確,就回答「為什麼」或「何以故」。  當攻方提出由宗與因所構成的完整論式時,守方只允許回答「同意」、「不一定」、「因不成」中的一種:  ? a守方認為該論式無誤,就回答「同意」;  ? b若認為大前提不正確,就回答「不遍」(不一定);  ? c若認為小前提不正確,就回答「因不成」。  攻方接著依據守方的回答,提出理由來成立大前提或小前提。在...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64038416.html
  • 论达摩禅

    达摩,亦作菩提达磨,《续高僧传》记生于南印度,婆罗门种姓【《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1年,231b。】;《洛阳伽蓝记》又称其为西域沙门、波斯国胡人【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上海...求乃乐也。四名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高僧传合集》,231b~c。】知所谓‘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属于...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3139242.html
  • 习禅者报告指南

    的形态 (心念处)  心的目标 (法念处)  在这种禅修中,有三项事件连续发生。(A)现象的呈现。(B)观察或专注呈现的现象。(C)习禅者知道和体会些什么?  第七个格言是:所有产生的现象需要如此的了解。  (B)(C)是习禅者所应关注的。  对于每一个所注意的目标(属于以上所述的四个范畴)。重要的是要了解上述的三个连续事件。习禅者所关心的是观察或专注以上(B)项。这个格言是:“呈现的、被观察的、...

    班迪达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640106.html
  • 始觉与慈悲

    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T40.842b)二是与乐为慈,拔苦为悲。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T25.256b)《十地论》卷二云:“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T26.134a)不过,从慈祥和悲戚这个意义上说,似乎给予快乐应该是慈的...

    达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0141653.html
  •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不生不灭’之理,能够确切地掌握之谓。此处之‘忍’,是‘确认’、‘确知’之意。  《大般若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云(大正7·264b):  ‘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又,《大智度论》卷八十六云(大正25·662b):  ‘二乘人于诸佛菩萨智慧得少气分。是故,八人若智若断,乃至辟支佛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智名学人八智,无学或九或十断,名断十种结使。(中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35743618.html
  • 我對「修改戒律」的一些看法

    及心態來加以說明,尚望諸賢不吝指正。 壹、 信佛智慧戒不虛制   一、佛智不可思議   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九》(大正8,910b,19)慈氏(彌勒)菩薩以偈讚佛智慧曰:     大...三世諸佛皆同此制」,這是諸佛常法。   例如在《四分僧戒本》(大正22,1023b,21)開始的歸敬偈就說:   毘婆尸式棄    毘舍拘留孫    拘那含牟尼   迦葉釋迦文    諸世尊大德  ...

    惠謙法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2744596.html
  • 由现代实验数据探讨佛家六道轮回存在问题

    ,已包含第二之「轮回转世」,以及第三中之「灵魂存在」。要检讨轮回观念与科学是否相容,我们先看看它们是否有冲突性。如A、B两者相互冲突,则A成立,应表示B不成立;反之亦然,如B成立,表A不成立。现在科学...

    王守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084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