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06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吴汝钧著: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3)

    一心三观,虽间中有以心为被观之意,但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心来观真理或谛之意,这样,心便成为能观,而发展出三种智慧,所谓一心三智也。(31)  关于一心三观,特别是关联到以三种智慧来观照真理方面,可以分两种...这两方面对于中道的究极真理来说,都有所偏,都有随顺众生所偏尚的智慧的意味,因而为二谛观。(35)  其次是从空入假观。从假入空观偏重在诸法的无自性空一面,从空入假观则偏重在诸法的假名有、施设有一面,但...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1.html
  • 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

    源自西方,其使用是在1648年The Peaceof West-phalia。(注31)要对世俗化下定义,如同要对“宗教”(religion)下定义般的难。但依Shiner而言,基本上它有几种现象:(注... praetice)、轻忽戒律(neglect of discipline)、和世俗化(secularization)等三大类。(注35) 在此,于氏以世俗化认为是晚明僧院佛教衰微的原因之一,但...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赵州录(1)

    直得五年分疏不下。’”  31、有官人问:“丹霞烧木佛,院主为什么眉须堕落?”师云:“官人宅中变通生作熟,是什么人?”云:“所使。”师云:“却是他好手。”  32、问①:“毗目仙人执善财手见微尘佛时,...  34、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云:“田库奴。”  35、问:“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师云:“你道老僧要个什么!”  36、:“如何是①玄中玄?”师云:“说什么玄中玄!七中七?八中八?”  校记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647834.html
  • 唐代天台忏法

    相当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 唐代天台忏法之运作及其特质  唐代之佛教现象已相当重视仪礼的功能,尤其因王室贵族学佛普遍,故仪礼之国家色彩浓厚,佛教与皇族间的互动关系亦较大[31] 。而佛教仪礼中忏仪的...晚唐五代年间更为普遍[35] 。从以上修忏之史料来看,不但忏悔仪式盛行于王宫,更已深入普罗大众之生活中,但修忏目的似乎仍不离祈求现实利益为主。至于天台宗学人亦普遍修习忏法,但基本上不离修行得解脱、证三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347851.html
  • 佛教生死学中的生命治疗观

    依止善知识)之经论,或是积资净障、励力守护律仪、修清净相等。另又当具四种资粮以引发止观: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学睡眠瑜伽。31  实修的重点,在《广论》的道次第思想中,提到出离心、菩提心、空...我们所以为的“禅修”或“修行”不同。35  在《掌中解脱》(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详述思择修的作法:  正行中以一科为基础,在此之上道次第体性决定、数量决定、次第决定后,确定此科中有此所缘、如此讲释、此...

    王 惠 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647860.html
  • 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2)

    历任正观寺、宝泉寺、大昌寺等的住寺; 35 年( 1902 ) 被任命为曹洞宗两本山巡回讲师; 41 年( 1908 )奉命来台 。 [107] 张长川氏〈觉力和尚传〉(《南瀛佛教... 之后,参学于禅堂。二十五岁(光绪 31 年、西元 1905 ),任鼓山监院之职。翌年孟春之月(正月),赴南洋诸岛、菲律宾募款四万余金而还,为该寺建立财产。[109] 此时正是古月禅师、振光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747907.html
  • 从佛家美学看周梦蝶诗作的体悟

    诃佛骂祖,扫除偶像”之语,正是“反”之意[31]。张伯伟论吴思道〈学诗〉第二首,以为“诗家步趋因袭,其弊在于为前人牢笼,此略似禅家所谓之有境,故须一笔扫尽,以空境加以补救。但若一意孤行,言必己出,而视...三句是循环性的存在,周流不息,可以顺时钟方向行进,也不妨逆时钟而行。  现代诗的思维方式也有相同的轨迹,如洛夫〈绝句十三帖――第一帖〉[35]:  玫瑰枯萎时才想起被捧著的日子  落叶则习惯在火中沉思...

    蕭水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747965.html
  • 释法照著: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

    来做处理。30但该注意的是五根对五尘所生起的认识,需要转换成法尘,再由意根来缘而生起认识,意根是无法直接认识前五尘。31综合以上所述,前五根能发挥作用乃因为依止于意根的关系。又,六根缘六境表面上是六个...。35因此《阿含经》的六识说,如印顺法师所言:“识为依根缘境而现起者,所以说明上不妨侧重差别。”36六识是依缘而生的相对论述,不可看成绝对的多识之说。  笔者试以将上述的认识论作图显示如下:  上面三...

    释法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947972.html
  • 《中边分别论》“真实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讨

    台北:正闻出版社,民七“年,页249。   页31  起动(显现)万法呢?它对“能取”、“所取”的看法又如何?我们图解说明如下:    此中,“虚妄分别”就是“依他起性”,而它的内容则包含了根、境、...;一有、无真实。   注15:同注11,叶,页485 487。   页35  真谛译:性三:一、恒无;二、有不真实;三、有无真实;此三本真实。  白话翻译:三种自性:一、常无;二、虽有但不是真实;...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447986.html
  • 譬喻師與《成實論》

    東山住部的說法。23《順正理》中可能將之誤解為譬喻師之說。 毘31, 161a。成2, 255a。 俱6, 34a。成7, 289c。 寶一餘,494a。 毘... 毘35, 182c。 毘60, 313a。 毘56, 288b。成2, 259以下。 毘20, 103c。 毘52, 270a。 毘135, 700a。 以上列舉...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24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