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或定四相所迁而沉断”。执着生、住、异、灭四有为相变迁不住,否定有相似相续的相对稳定相及真常不变者,从而堕于断见。 49、“或执无修而祛圣位”。执着无修无作,结果是无缘证得佛果。 ...
程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2741465.html
-
智者同姓,能毘赞吾宗,又居佛陇之侧,疑其后身也。”[48]将其看作是智者的再来,给予很高的评价。 不过在禅宗的著作里,此事变成了:“有传天台智者教义寂者,(即螺溪也)屡言于师曰:‘智者之教,...0191b。 [47] 文益《宗门十规论·自叙》,卍续110·877下。 [48]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七,T46, p0929c。 [49]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五(致字号)“(甲子)光祚禅师...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341472.html
-
贤首、慈恩异同之旨。又著《万善同归集》3卷,收于《大正藏》第48册,系广举经论、祖释等禅家心要之书。各卷之初首叙其概旨,而后以问答体,解明其意旨。全书虽以宣扬禅旨为主,多处阐明大师的禅净双修思想,华严...
林克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741477.html
-
’。雖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故,名‘分別事’。‘真’謂本覺者,即八識之性。《經》中有明九識,於八識外立九識名,即是真識。若約性收,亦不離八識,以性遍一切處故。”[48]延壽的這一解釋,實際上是在八識...大乘義章》卷三,《大正藏》第44卷,第525頁下。 [47] 梁真諦譯《十八空論》,《大正藏》第31卷,第864頁上。 [48] 宋延壽《宗鏡錄》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四十八,第742頁下。 ...
楊維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841478.html
-
。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乃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T48p.966.2~p.966.3)对此文的详细研究,可参见笔者论文《...
杨笑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4041481.html
-
法界眾生旋繞念藥王菩薩摩訶薩,願作大醫王,救度一切。 48 中夜 頂經行道 普為一切法界眾生頂戴華嚴經行道,咸入海印三昧,頓悟法界圓宗。 49 後夜 禮佛 禮東方滿月世界...理事無閡者,理則無為,事則有為。終日為而未嘗有為,終日不為而未嘗無為。為與無為,非一非異,同法性源,等虛空界。”[48]其實,這裏的“理事無閡”,與華嚴家法界緣起中的“理事無礙”法界是頗爲相通的,這在他...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841500.html
-
释迦文佛,开众生心,成佛知见。达磨初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48] 若能直了自心,即是单刀直入,最为省要。以一解千从,摄法无馀故,亦是教外别传,离此别无奇特。[49] 有关这样的话语在延寿的...《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0套第3册,第240页。 [9] 《宗镜录序》,《大正藏》第48册,第417上。 [10]《宗镜录序》,《大正藏》第48册,第416下。 [11] 《宗镜录》卷25,...
法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341506.html
-
第一是六祖说: “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 大水小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 48 六祖的这段论述是讲见性的内容和意义,强调见性是本性生起般若...P44 43 《禅门宝典忏悔品》P50 44 《禅门宝典般若品》P23 45 《禅门宝典般若品》P22 46 《敦煌本坛经》第42节 47 《敦煌本坛经》第41节 48 《敦煌...
释如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041529.html
-
施慈悲化物之根本大用,乃是佛祖历代相传的终极妙道,故云:“不坏世间相而谈实相佛佛授手,祖祖相传,无差无别。”[48] 但如何才是“不坏世间相而谈实相”?宗杲云: 如何是不坏世间相而谈实相?妙喜为尔说破。...上书,第419页中。 [46] 见宗杲:《语录》卷二四,第418页下。 [47] 宗杲:《语录》卷二二,第412页上-中。 [48] 宗杲:《语录》卷二二,第412页下。 [49] 宗杲:《语录...
董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141530.html
-
处理的。如真谛将《解深密经》中解释阿赖耶识的这句经文便译成: “或说名阿黎耶识。何以故?此本识于身常藏隐同成坏故。”[48] 我们不妨将《深密》这句经文译成汉文的资料全部列出,从而进行一番比较,...本改。 [48] 陈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藏》册31,页157中 [49] 隋译《摄大乘论释论》卷一,《大正藏》册31,页273下 [50]《深密解脱经》卷一,《大正藏》册16,页...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44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