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8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2)

    同(注38),页703。 页174 注45 同(10)〈卷六?重刻心斋王先生语录序〉,页473。 注46 同上注〈卷六,王门宗旨序〉,页46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19.html
  • 六朝佛家美学--以宗炳畅神说为中心的研究

    46 )。 考 〈 画山水序 〉 “类 ”字凡三见:1. “徒患类之不朽”;2. “类之成巧”;3. “栖形感 类”。1. 中所出现的“类”字,是“形象”的意思。《淮南子?... 详实的立论,有待它日另文研究。 注 45 此时期自然观的发展,请参见本文第一章。 注 46 参见张靖亚《魏晋南朝绘画美学研究》,东海大学哲学研究...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20.html
  • 明画论诗化与禅宗之关系

    法门(注46)。 语言文字的不确定性与非透明化,诚如培根所说“语言是幻想和偏见的永恒源泉”,要以语言文字来描摹世界真实的面貌,无异舍鱼取筌,卡西勒亦言:“世界的摹本永远不如其原本真实与完善。...“此顿悟之说,经道生揭橥,方有其后南 禅顿教之出现,则道生为南禅顿教思想之先河,不亦宜乎!” 其说非也。注46 《大正藏》14,页551下。注47 卡西勒《语言与神话》,久大...

    林素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2.html
  • 《现观庄严论》初探(1)

    一切契经宗要,名为论议。” (注46)  另外,卷八一也说:  “论议者,谓诸经典循环研核摩坦理迦。……依此摩坦理迦,所余解释诸经义者,亦名论议。”(注47)  从这两段《瑜伽师地论》的论文可以看出,...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6.html
  • 《现观庄严论》初探(2)

    ”。详见(注35)引书,上、中二册全部。  (注 45) 参大正藏,册三○,页七七三上。  (注 46) 参大正藏,册三○,页四一九上。  (注 47) 参大正藏,册三○,页七五三中。  (注 4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7.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1)

    中国大藏经,但很幸运地是被保存在敦煌石窟写卷内,而现在已被列入于大正藏(注46)。据说此御注金刚经是“刊勒金石”而流布于中国各地(注47)。若我们相信此记载,那意谓金刚经于一般民众是非常普及。除了为...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345670.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

    734~735页;大正藏卷八五,9页。  (注 46) 大正藏二七三三号,卷八五,9~52页;伯:二一七三号。  (注 47) “刊勒金石,溥天率土,班宣句味。”同上,9页。  (注 48) 赞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中边分别论》〈相品〉及《佛性论》〈显体分〉所呈现的“境的思路”

    转化”此一论题有若干照明的作用(注46)。 2.关于中国佛学中“摄相归性”的问题: “摄相归性”虽然和“实相”一样都是中国佛学的理论辞,但在印度佛学的本源确有其对应的理论内涵。就“如来藏与...46 关于印度佛学向中国佛学的转化,另请参照注三笔者另文之第 四节〈圆教三要素之对比:天台与《佛性论》及其他论典〉。注47 “摄相归性”问题必须落实到中国佛学史的具体诤论来讨论。 ...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745680.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1)

    (注 46 )。故镇澄的思想,即在调和两者。 然而有一些思想上的转折,必须先在此略为解说。因为佛教主张众生有轮回,是基于业识流转的缘故。业识因无明----错误的认识----而产生,于是有了...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5.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2)

    46 镇澄的此一引述经文,虽注明是“《涅槃》十二”(见《卍续 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2下,但经查《大般涅槃经》卷二十 ,并无此经文。但在卷三十三,《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