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62篇,用时8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昙鸾的净土思想─兼论北魏金石碑铭所见的净土

    ?“行门”等二方面加以说明。 55页 (一) 昙鸾的名号观 首先,兹从?“解门”──般若中观──的立场,来考察昙鸾所谓如来名号及名义相应的问题...

    陈敏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1150174.html
  • 荷泽神会在南禅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

    应该是直接的体悟,任何文字都会落入执著,例如黄龙悟新曾云“知之一字,众惑之门”55,这即是对神会所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反对意见。所以,神会的禅法,与后来从同是慧能门下发展出的五家禅法比较起来,后者...

    释见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4650256.html
  • 回鹘文《兔王本生》及相关问题研究

    朋友的谢意……  53.他自言自语道:  54.“谁在这个世界上只要用善意  55.获得朋友,并知道用善意  56.回报别人的话,  57.……这样就适合把他称作“朋友”  58.的朋友人们应该经常想念...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050266.html
  • 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与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

    业相」等文配合四门为之解释,颇便参考,特录之如下:从「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配   页55   释「翻染显净门」。以「不思议业相者...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450274.html
  • 明末清初律宗千华派之兴起——兼论当时诸师之律学思想

    在华消沉的原因》,收入《中华佛学学报》六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3,页55-71。  52. 曹仕邦,《从宗教与文化背景论寺院经济与僧尼私有财产发展的原因》,收入《华冈佛学学报》八期,台北:...

    陈金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150293.html
  • 持松法师年谱(2)

    创立的盛况。   1948年,民国37年,戊子,55岁   1月,贾劲师等学僧自己创办了《学僧天地》杂志,白圣为社长,持师亲题刊名,并兼任名誉社长,从编辑组稿至排版印刷,都关怀备至。他对学僧们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450408.html
  • 唐仲容居士与《王恩洋先生论著集》

    因明逻辑学论集、老子学案、新理学评论、评新唯识论者之思想、散篇论著等,36万字。  卷十 P.1—891 杂文、诗选、五十自述、文记、书信等,55万字。  【附记】 本文完成于2001年12月25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0150423.html
  • 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1)

    ] 。   又云:   [别教]令修次第三观,先空、次假、后中,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54] 涅槃[55] 。   又云:   [圆教]令修一心三观,照性成修,称性圆妙,不纵不横,不前不后...

    释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150524.html
  • 敦煌回鹘佛教文献研究回顾

    》,载《东方学》第55辑,1978年,第104~118页。)。大凡有回鹘文写本收藏的单位,都可看到此经残卷,其中保存最完好的当属伦敦大英博物院(注:主要研究著作有邦格、葛马丽、热合马提《吐鲁番突厥语文...Honour of Julius Németh)》,布达佩斯,1976年,第55~59页。)。哈密顿(J.Hamilton)、杨富学、牛汝极则合作发表了安西榆林窟的12则内容较完整的回鹘文题记(注:哈密顿、杨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1850757.html
  •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

    他们:“不修五常,不能持戒。”[55]由于憨山将孔子视为佛教五乘之中的人乘,因此他告诉士大夫,儒学也是上乘之法,不必汲汲于禅,所谓:“儒生有志于道者,独向禅中求做工夫,却不知念兹在兹便是上乘初地。”[...以儒家意义的利生、经世为旨归,表明了他的妥协性。  [52] 即儒与佛之间。  [53]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一《示无隐桂禅人》  [54]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五《示袁大途》  [55] 《憨山...

    夏清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235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