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面远远超过斗争的方面,过分夸大道佛斗争的方面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就以“道士”的称呼而论,北周道安说:“自于上代,爰至符姚,皆呼众僧以为道士,至寇谦之始窃道士之号。”[iv]但道人仍然是南北朝时期沙门...。 [ii] 王宗昱,《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iii]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2页。 [iv] 《广弘明集》卷八《二教论》。...
孔令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1041441.html
-
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iv] 根据笔者的理解,《四料拣》的含义大致可以解释如下: 第一偈:如果有禅[v]而无净土,那么十人之中有九人会在探求佛法的...卷二)。 [iv] 引自明代大祐编纂的《净土指归集》,《新纂大日本续藏经》61、p.379.中、下。 [v] 依印光法师的解释,有禅即开悟见性之义。见印光法师《净土决疑论》(苏州灵岩山版《印光...
杨笑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4041481.html
-
净土教等,可以说独立的宗派和各宗派的特征已不明显[iv]。此时活跃于五代、赵宋的襌宗之法眼宗的第三祖永明延寿(九〇四―九七五)(以下略称「延寿」)被后代谓为融合襌与净土教且为「襌净双修」 的最初提倡者...慈愍三藏慧日に關する二、三の問題〉(《印佛研究》第一七―二号、一九六八年) 塚本善隆《唐中期の浄土教》一九七五年 [iv]高雄义坚《中国佛教史论》一九五二年 山口光円《天台浄土教史》...
洪樱娟(释玮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4141482.html
-
高过一浪,与当时中国大陆方兴未艾的批胡风潮形成了有趣的对照。本文主要依据“缅华佛教僧伽会”于1960年7月发行的《辟胡说集》III,拟对这场公案的缘起、双方争论的焦点及实质作扼要的分析IV。文中不妥之...博士为笔者提供了许多方便,特此致谢。 IV 可能是囿于资料的原因,学界似乎未特别关注这场论争。如耿云志主编的《胡适论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罗列25部分有关胡适的论争,未提及虚云和...
陈进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3841764.html
-
偪人至此,奈何!”IV中礼部会试第十九名贡士,以试文稿草率,罚停殿试一年。直到次年,即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五十二岁补行殿试,才考中殿试第三甲,中乙巳恩科甲九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依他的...·专集》第34,第73页 II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III 《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四辑 IV 《魏源集·诗文集》第923。 V 《魏源集·邵阳魏府君事略》 VI 《魏源集·偶然吟十八...
李素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4541774.html
-
东南、西北、西南)看,难陀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中间方向看:“在我向中间方向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增支部》iv167) 于此,益处是从正法的角度来看,在见到...484;《弥陵陀问经》367)、“为伤口涂药,(只为了治好它)”(《相应部》iv177)及“孩子的肉” (《相应部》ii98)的譬喻省思,(然后)拥有“不是为了玩乐、不是为了麻醉、不是为了魅力、不是为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5842055.html
-
下面的推測︰中國同佛教最初發生關係,我們雖然不能確定究竟在什麼時候,但一定很早[iv] ( 參閱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第22頁 ),而且據我的看法,還是直接的;換句話說,就是還沒經過西域小...les doutes levés, T’oung Pao (《通報》)vol. XIX, 1920, p. 430.
[iii] 參閱《釋氏要覽》中,大54,284b~c·
[iv] 《魏書&...
季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72442716.html
-
ii]它们的反面是贪爱、恶意和伤害。[iii] 在《双考经》[iv]中,佛陀详细地解释了他在成佛以前是如何经受“双考”的。 贪爱、恶意和伤害思想是一种类型,出离、善意和慈悲等思想是另外一种类型。当贪...见叶均译《法句》第一页。──译者 [ii] 《中部》第一七经、第一一七经及各处。 [iii] 《中部》第七八经、第一一七经及各处。 [iv] 《中部》第一九《双考经》(Dvedhavitakka-...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5146074.html
-
”。 [iv] 《法句》第五五八偈。 [v] Amata(不死)──涅磐(《义疏》)。 [vi] 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不放逸是永生的。远非如此。一切有情都是不能不死的。这个概念是说不放逸的人所证得的...的,而佛陀则把心放在首位。[iv]控制和打扫干净心地是佛陀教义的核心。通过心清净得到快乐,赢得圆满的圣果。但是只要心是染污的,没有控制住,就不能通过它取得有价值的成就。所以佛陀强调心的清净,对真实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5346076.html
-
事实上,若只藉由理性的思考方式,或是语言概念的表达方式,常常是无法触及事物背后的真实。因为在人类的理性思惟中,以及表现思惟的语言概念里,常常会发现许多的矛盾与限制,[iv]这些理性思惟上的矛盾,以及...---------------------------------------------------------- [iv] 例如时间有始无始?空间有边无边?等问题,这些康德称之为二律背反的论证。...
蔡伯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374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