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料拣:如云去则决定去,生者实不生者,夺人不夺境也。去则实不去,生亦实不生者,人境俱夺也。去则决定去,生则决定生者,人境俱不夺也。依净土三经及天亲论,应以人境俱不夺为宗,方合往生二字之义。[14] ...156页 [12]杨文会:《与某君书》,《杨仁山全集》第468页 [13]杨文会:《学佛浅说》,《杨仁山全集》第462页 [14]杨文会:《十宗略说》,《杨仁山全集》第155页 [15]杨文会:《...
杨彪、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3167846.html
-
必需品而已,纵然是为自己的父母亲托钵也好,哪怕即将病死也好,没有任何一种理由或情况之下,钵被利用来接收金钱或红包。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施主可以依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喜好来供养一些主食或副食品,荤食[14]或...供养的出家人是否戒行清净、品德修养高低、瓦萨[25]大小等,对每一位出家人都是一视同仁,一律视为僧团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南传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规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01267886.html
-
120条(即四轮脉道),其尤要者有24条,其中14条较重要,14条中又以6条重要,六条中又以左中右三脉为最切要,中脉为中央阿斡都帝脉,左脉即左畔辣麻荼脉,右脉即右畔辣罗荼脉。这左中右三脉就是根本生命脉,或...
吴信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5367940.html
-
塔下的松林之中。“葬之惠州栖禅寺,僧作亭覆之,榜曰六如亭。”[13]A“潮云葬丰湖上栖禅寺松林中。前瞻大圣塔,日闻钟梵。墓得如此,不负其宿性。”[14]朝云安息之所是一个僻静的地方,黄昏时分可以听到...,苏轼[二],《与李端叔二首》,第5406页。 [14]《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十六《章(“上次下呆”之字)传》附苏轼与(“上次下呆”之字)第四简。 [15]《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九,苏轼[四]...
达 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968080.html
-
从事佛教研究的,不会超过百人。现仅将各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择其20人介绍如下。 江灿腾,现为光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台湾近现代佛教史,有这方面著作14种,仅1977~1999年就发表论文53篇。其...第1-14期,发表的佛教学术论文有177篇(含后续篇),其中发表论文篇数的种类依次为:中国古代佛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思想。 (圆光佛学学报》年刊,发行人释如悟,执行编辑释性谦,圆光佛学研究所...
何绵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4068253.html
-
毗卢寺理监联会,乃出席与议。”14印顺法师的记载更为详细,“二十三日,民训部责成中佛会,在毘卢寺召开第四次理监事联席会议,约大师出席,期达到合作。会议时,大师与圆暎颇有辨诘。...323
13 《太虛大師全書》17p443~444。
14 《太虛大師全書》27p809。
15 《印顺法师著作集》13p411 。
16 《太虛大師全書》29p114。
...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4168298.html
-
参证的交往。(14) 这六位禅师在禅法上皆重视观心法门﹐其中﹐明师多用小乘七方便﹐最师用心性相融﹑诸法无碍的融心﹐嵩师多用三世本无去来﹑真性不动的本心﹐就师多用寂心﹐鉴师多用能观一如的了心﹐慧师多用内外...之不明宜矣。」 (14) 慧思在慧文处悟「法华三昧」﹐又往鉴师﹑最师等处述已所证﹐皆蒙随喜(《续高僧传》卷十六〈慧思传〉﹐《大正藏》第五十册﹐第五五七页)。道宣于〈智顗传〉又说﹐智顗受学于慧思﹐慧思...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0968322.html
-
以上,还有14亿年以前很可能和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有关的“黑烟囱”残片,是太古界五台群、元古界滹沱群和五台运动的命名地,被视为中国早前寒武纪的标准地层单元,素以露头连续、界限清楚著称,为研究中国早前寒武纪...决不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近期内拟拆迁中心区14个单位和13户民居,从根本上解决中心区人工化、城镇化、商业化的问题。 六、开展申遗工作以来的体会和思考 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第28届世界...
郑斌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1768438.html
-
伤之,虽一二人,犹以为多焉。小人之为不善也,必罹其凶……”[14]范公认为佛经“济生戒杀,诱善祛邪”,“使群魔三恶不起于心,万法诸缘同归于善。”归结点是劝人为善,而这一点与儒家的仁义思想是一致的,从...正集》卷二。 [11]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本传。 [12] 《范文正公集》卷二《访陕郊魏 处士》。 [13] 《范文正公别集》,卷四《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序》。下引文同。 [14]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4768607.html
-
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14)在《略论安乐净土义》中,依《无量寿经》义说往生西方净土的上、中、下三辈各有五、七、三因缘。三辈于信、愿、行三因缘皆不可缺,必有“发无上菩提心”,“愿生安乐净土”,“...14)(19)(20)昙鸾《往生论注》 ⑦(31)《净土十要-往生论注序》 (11)唐道宣作《昙鸾传》中言菩提流支送《观经》,时人称《无量寿观经》。唐迦才为之作传中未言送经之事,仅载:“注解天亲...
张育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326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