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66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桂林伏波山的摩崖造像谈佛教文化

    ,作“施无畏印”,合称“施无畏与愿印”。据佛经说,释迦的母亲摩耶夫人四十五岁的时候,夜梦一人乘六牙巨象扑向怀中,自左肋(lèi 音泪)进入腹中,不久夫人便怀孕。有一天,夫人在后花园的无忧树下,太子由她...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440492993.html
  • 六道轮回循环及脱离此循环之方法

    是一杯水,但因应不同众生之业力及福报,它各别对不同众生显现为不同的东西。 欲帮助饿鬼道众生,我们可以修持熏烟施食供养法(注:见法师著作《本尊海会I》)或小施法等等。透过佛力及咒力之加持,行者可以令熏出...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510694686.html
  • “天理”与“人欲”

      “天理”与“人欲”   作者:游进   摘要:程朱理学家认为天理是“至善”的,人欲是“万恶’’的,并将二者相对立。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反对天下百姓追求物质欲望享受,而这些无疑是对孔孟儒学人文主义精神的背叛。   关键词:天理;人欲;程朱理学;孔孟儒学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03—0046-02   自宋至...

    游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895217.html
  • 胆巴:蒙古汗廷中的藏族喇嘛

      《马可·波罗游记》第85章有一段有关元朝藏族术士与佛僧的描述,称其为bacsi,该词来源于维吾尔语和蒙古语的baqši,再往前追,可追溯到汉语的“博士”一词。[①] 马可·波罗没有提到任何佛僧的姓名,但在汉文史料中却不乏高僧生活细节的记载,在藏文史料中可得到进一步的补充。他们在向元朝传播藏传佛教方面有突出贡献。其中之一便是国师八思巴(1235~1280年)的弟子胆巴(...

    [德]傅海波著 杨富学 赵天英 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4597098.html
  • 第二届禅文化夏令营日记

    悲哀。 H:信仰给人以力量,人不能没有信仰。信而从之,仰而向之。 I:人人有饭吃就是和,大家都可以平等说话就是谐。 从上面这些充满了智慧的言词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寇老知识的渊博,当然,这还只不过是...才是真正的领袖气质。 H: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卑微化的人。 I:别害怕拒绝,也许别人正期待着你的出现。 J:智慧的起点是问题。 K:用心去拥抱生活,不要怕;用心去感受生活,不要懒;用心去创造生活,...

    凤凰刀

    |第二届禅文化夏令营|夏令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2/2043022226.html
  • 使我记忆尤新的声音

    ;若未作羯磨者,普于一切诸善说法众得。”I:诚如以上所说,子孙丛林、半子孙丛林错用、混用僧物之现象,不胜枚举。J: 再从佛制僧众应和合共住来看,子孙和半子孙丛林亦极端违背此制。现今一些子孙丛林,抢占...不足的。I:对,所以印顺长老说佛教在中国,可说教义(法)有着可赞美的一页,而教制——律制是失败的。(见印顺《教制教典与教学》第五页)J:佛陀时代民主法治的僧团羯磨制度未能在中国深深扎根,另一个原因是因为...

    江西佛学院衍真

    |十方丛林子孙化|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6/1912124673.html
  • 疾病与健康

    欺骗别人。   f:谄—谄媚巴结人。   g:骄—持着自己的品德,才能,健壮,富贵,善行,美貌......而骄傲。   h:害—损伤骚乱众生的意念。   i:嫉—嫉妒别人的德性,学问,...和合,没有自体。   g:对治—略   h:转治—略   i:不转治—略   j:兼治—略   k:具治—略 m:第一义治—不是“对治”,不是“转治”,也不是“不转治”,就好像...

    shi_jin

    |人生|宇宙|健康|疾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0942496526.html
  • 《因明入正理论》注疏精编之二——初颂总摄诸要义

    有性和缺第三相异品遍无性。 [13]、A两俱不成;B随一不成;C所依不成;D犹豫不成;E共不定;F不共不定;G同分异全;H同全异分;I同异俱分;J相违决定;K法自相相违;L法差别相违;M有法自相相违;...类;D无异相似过类;E可得相似过类;F犹豫相似过类;G义准相似过类;H至不至相似过类;I无因相似过类;J无说相似过类;K无生相似过类;L 所作相似过类;M生过相似过类;N常住相似过类。 [24]、①...

    佚名

    |因明入正理论|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431737996.html
  • 因明与比量─关于量论的现象学考察

    比量的成立  印度论理学的早期文献《正理经》中对“现量”的规定是:  感官与对象直接接触而产生的认识,它是不可言说的,没有谬误的,且是以实在性为其本质的”(I-1-4)。[2]  所谓感官与对象之直接...知性概念(范畴)之作用者,乃是尚未“概念化”的直觉给出。此义与现象学的知觉现象的给出之研究是相应的。以下同,参考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13]《正理经》(I-1-5),同注[2]。  [14]《大...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22338183.html
  • 宗密的灵知与王阳明的良知的比较研究

    了其光明所致。但物欲可遮蔽良知,使之不能显现,却不能对之有任何亏损。良知始终是良知,它始终如一。  良知的这种人人同具的普遍性,很像康德(I﹒kant)所说的先验的道德知识的普遍性。康德以为,在我们的...全书》(一),一二○页。  (注8)《传习录》下,《王阳明全书》(一),九○页。  (注9)《传习录》中,《王阳明全书》(一),五十二页。  (注10)I。Kant,Religion Within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183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