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89篇,用时4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中国宝卷(上)

    禅师永明延寿(公元904-975年)编有《宗镜录》一百卷,认为宗镜即永明延寿[46]。(日)泽田瑞穗提出质疑,并考出“百福院”即南昌县进贤门外的古刹百福寺,为晋时所建[47]。后来吉冈氏又重新考证,...

    车锡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748184.html
  • 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

    不老。”(注46)“道”,此指宇宙万物的体性。这是以道和人相对,讲合道和合人的不同特点。“道无心合人”是说,道体以其无所不在的特性(全体性、整体性)而自然地合人,即遍于人的身心。“人无409页心合道”的...传灯录》卷15〈朗州德山宣鉴禅师〉,大正藏第51卷,第317页下。(注 46) 《景德传灯录》卷29,大正藏第51卷,第452页下。(注 47)《景德传灯录》卷15〈筠州洞山良价禅师〉,大正藏第51卷,...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1548202.html
  • 李永宪著:西藏原始艺术(3)

    46件,分为罐、盆、碗三类,其中以罐类占绝大多数(72%),盆类和碗类均占少数(18%和10%)。陶罐的制作较为精致,主要用作炊器、水器和盛器,主要器型有小口小平底鼓腹罐、敛口平底罐、短颈带耳平底罐、带...

    李永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048268.html
  • 李永宪著:西藏原始艺术(6)

    史前宗教》,俞灏敏译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46.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岩画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47.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文物...

    李永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148271.html
  • 明代“西天僧”考略

    从事佛、道法事活动。有关情况在明刘若愚《酌中志》均有记载。西天经厂,又称为西天厂或西经厂,此经厂刘若愚《酌中志》未提及。最早提到“西天厂”的是《明孝宗实录》卷46,弘治三年十二月壬戌条:六部等衙门尚书...

    杜常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3748396.html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1)

    _________ 18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1997,页 145-46。19 同上。 页32 接的关系之故,笔者便要在下面重新考查天亲所记的小乘佛性观的内容。此《论》所... 天亲菩萨造,陈真谛译,《佛性论》卷 1,页 788 下。46 释恒清,《佛性思想》,《序》。 页46 一阐提 在毗昙及萨婆多等部所分类的三种人中,就有一种人因为属于“定无佛性”类,故被毗昙及...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3.html
  • 刘萨河研究----敦煌佛教文献解析之一

    云云。(四)晋义兴(龙按:原注曰:一作熙)元年。有林邑人。尝有一舍利。每斋日放光。沙门慧邃。随广州刺史刀( 46页 龙按:原注曰:一作刁)逵(龙按:原注曰:一作达,下同)在南。敬其光。相欲请之。未及...

    陈祚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648419.html
  • 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华》为主轴

    ;名相如来”,如是大迦旃延,大目犍连均得到授记。这是原经之〈授记品〉(注46)。   5。佛陀的举证(注47)   佛既授记诸大弟子在无量劫后作佛,未免太遥不可期,恐怕他们生疑,于是,...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448439.html
  • 东晋慧远法师〈法性论〉义学的还原

    〉。细究此二篇文章可知“念佛三昧”乃〈法性论〉的具体实践。 〈念佛三昧诗集序〉中言及何谓“念佛”之“佛”: 46页 穷亦极寂,尊号...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548441.html
  • 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

    )这种说法与神会所言:“一切众生, 本来涅槃”(注46)等语,旨意相通。不但如此,就是在“见 性”的方法上,也皆要“善知识指本性,即成佛道”。 当...(注 44) 同 (注41)。 (注 45) 《禅语》,页164。 (注 46) 《胡本》,页233。 ...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64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