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4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身是维摩不著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飘摇,故管理人之一郑万镒提议重新修缮,黄玉阶乃与三堡士绅黄赞钧、林清敦、蔡受三、林态征等发起募捐,使得以兴工 ( 注 48)。 (三)、佛教   台湾斋教不论就教理或历史源流来看都与佛教关系密切,...当时最大的诗社,黄玉阶何时加入并不可考,目 前可见的诗作有八首。 ( 注 47)同注 41。 ( 注 48)见郑喜夫,<黄蓂华先生年谱二稿>,页 102。《台湾日日 新报...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8.html
  • 中国的第一个佛教皇帝--汉桓帝

    皆有依赖一位大乘僧人做为其发展佛教政治之总划策者或军师的现象。丘就却所依赖的大乘僧人就是《道行般若经》卷九所载的“昙无竭菩萨”。(注48)汉桓帝在发展佛教政治之际,除了有立佛寺、祭佛陀及翻译大乘佛经的... (注 47):谢敷作《安般守意经序》,收入《祐录》,卷六,四十四页。 (注 48):后汉月氏国三藏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大正》,二二四,册八,卷九:并见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

    古正美教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245960.html
  • 张胜温“梵像卷”药师琉璃光佛会与十二大愿之研究

    分析单元,并一一予以编号。 (参见李霖 灿,同注三,页 33-48, 78-123。 )这些编号广为各 国学者广泛使用,本文亦不例外。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445963.html
  • 《大智度论》的十善道之概观

    大谷大学研究年报》,30号,1977年,p.3~48。  -----------------------------------------------------------------------...

    释悟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845984.html
  •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1)

    》册12)页958。(注34)《雪堂拾遗录》页958。(注35)同上。撰塔铭事见《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册48)页674c ~675a,及《云卧纪谈》(新文丰《史传部》册18)页32。按...”,遂默然而去。张商英因此调解了改寺造成的禅、律冲突,而使大洪丛林稳定而持续发展,在几任十方住持的领导下,变成北宋最盛的丛林之一,影响宋代禅宗发展至大。(注48)四、“护法”与宋儒 身为佛教外护...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445994.html
  •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2)

    一词所定界说之不当。他说“出世”并非“除是不在世─────(注110) 见《新唐书》(台北︰鼎文书局影印本)卷 2,页48~49, 〈太宗本纪〉赞。(注111) 按“嚣讼匹夫”是欧阳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445995.html
  • 摩诃止观的道次第思想

    ㄆ、由缘显→他生。(3)真、缘合修:堕共生。(4)离真、缘:无因生。如是四门推求,不可得智;而待智说不智,智无故无智亦无。[48]  智者虽然次第说明了空、假、中三观之观法,然而他从另一方面亦表示: ...四十六卷 第81页下  [45]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82页中  [46]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82页上  [47]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82页中  [48]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82页中...

    释惠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346009.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1)

    注47)。对《龙溪王先生集抄》一书说:“先生此书,前无往古,今无将来,后有学者,可以无复著书矣。”(注48)但是,他对罗近溪的推崇则在另一方面,说是:  若夫大江之南,长河之北,招提梵刹,巨浸名区,...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8.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2)

    的,特此致谢。  (注 46) 李卓吾,《焚书》卷三,“罗近溪先生告文”,页一二三。  (注 47) 李卓吾,前引书卷二,“复焦弱侯”,页四七。  313页  (注 48) 李卓吾,前引书卷三,“龙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
  • 试论佛道二教之初期交会,兼论二教对“淫欲”与“生命”的看法

    ----------------------------------------------------------------  p48  论,也因得到玄学的弥缝,转而更为强大。佛教原无本体论,《中...

    萧登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24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