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91篇,用时23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

    大正藏》第51册〖ZW)〗。  《华严经》在中国流传十分广泛,其教义思想对中国佛教史和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形成亦起过重要作用。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除华严宗以《华严经...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4261522.html
  • 杜顺是文殊菩萨化身

    ·清凉山志(卷一)[M].   [2]正藏经(第57册)·续高僧传(卷25)[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3]大藏经(第51册)·华严经传记(...

    竹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5061596.html
  • 对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

    虽观生灭,不别于不生不灭。所以者何?以纯归不异故。…声闻经言:无常即是苦,苦即是无我。若无我则无我所,无我所者,则为是空,不可受著。若不受著,则是不生不灭。[51]  二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虽以...支佛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忍。”《大正藏》第8册,页380中。  [50]《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大正藏》第45册,页139上。  [51] 同上注。  [52] 同上注,页140中。  [53] ...

    吴 孟 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361693.html
  •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

    菩萨本业经》一卷,即依大本《华严经》的"净行品"而成;西晋竺法护译的《渐备一切智德经》,即大本《华严经》之"十地品"的异译,等等〖ZW(〗法藏撰《华严经传记》卷一,见《大正藏》第51册〖ZW)〗。  《...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2561815.html
  • 从佛教经典到民间传说--李靖、妙善故事之变异(2)

    唐尚 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注 51 )。 《道藏》〈云舨笈签〉卷 四, 道教相承次第录有李靖之名,李靖不仅是个道士,而且 是太上老君嫡传第三十八代弟子李淳风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0061819.html
  • 千峰竞秀的人间佛教

    影响不无关连。[51]  因此他认为,我质疑他没有把“现代禅与印顺法师论辩的内容作完整的考察”是文不对题,我应该把重点放在上述二个概念的因果关系之说明上才是切题。他说:“而温先生似乎在此着墨不多。”但...》,台北法界出版社,二零零二年四月初版,页三十六。  [51] 拙著《现代禅对台湾佛教的影响及历史意义》,收在《生命方向的省思──检视台湾佛教》,台北现代禅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初版,页十四。编者按...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3261854.html
  • 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史研究

    目前尚未能纳入中华民国正式教育的范畴,民国七十二年曾由华梵学院主办研究国际佛教教育研讨会,八十五年在经佛光山主办国际高等佛教教育,主要为唤起政府的重视,将佛教教育纳入正规教育制度体系(51)。八十五年...49)《大正藏》卷十二之三三七页上“三辈往生分”参照。  (50) 圣严上人数次在国父纪念馆宣讲法华经时,言及将乘愿再来弘扬法华经。  (51)《当代佛教论丛》(佛教世界杂志社)五十四、五十五页参照。 ...

    王 文 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5561879.html
  • 佛教《六方礼经》之伦理观探析

    所作业善”[51]、“当念其恩”[52]、“思念不厌”[53]等。  2敬送束修:“必供养师”[54]、“善承事”[55]等。  3.敏于受教:“所教随之”[56]、“必审于闻”[57]、“必爱于学”...[47] 后汉.安世高译:《尸迦罗越六方礼经》,页251中。  [48] 同上。  [49]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善生经》,页641上。  [50] 同上。  [51] 同上。  [52...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561949.html
  •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

    了心智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不但为万物取名,[50]而且可以“修理看守”上帝的造物[51],“管理”世间万物并“治理”整个世界。[52]  值得注意的是,圣经一方面肯定人有心智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并未仅仅...1994年),第168页。  [48] 同上书,第2卷,第19章,第53节(转引自赵敦华前引书,第169页)。  [49] 《创世记》2:7。  [50] 同上,2:19—20。  [51] 同上,2:1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1961986.html
  • 佛教的空与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之对话的一个当代反思(2)

      [51] 花冈永子,《宗教哲学の根源的研究》页 186。  [52] 出自永嘉玄觉的<证道歌>。慧能亦说「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见佛地」,《佛光大藏经》禅藏《六祖法宝坛经》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66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