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62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玄奘大师灵骨迁流分供的当代意义

    十分成功,达到了扩大交流,促进统一的预期目的[54]。茗山法师也认为,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两岸佛教界的交流、合作的情感。为了祖国的统一,佛教界的相互交流,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渠道[55]。 五 ...cords.pl/CBSBOOKll51915588:115837,上网日期:2006年7月3日。 [55] 茗山著,许钧整理.茗山日记续集.515. [56] 释道世.法苑珠林....

    台湾 侯坤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60661212.html
  • 从玄奘的事迹看唐代初期佛教与国家之间的交涉[1]

    成立于麟德元年(664)至弘道元年(683)。应当是收集了上表文的草稿,或者是写本之类。上表文也收录于《慈恩传》,两者内容有出入,《上表记》中未收内容也有收录。  [4] 《开元录》卷八,大正55,...

    (日本) 驹泽大学 吉村 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62961240.html
  • 南渡士人的佛教因缘与文学创作

    云门三关”,代表了学人参悟的三个阶段。叶梦得以此来比作学诗的历程[17](p.55),与王庭珪所作诗,一详细,一简略,异曲而同工。  南渡人不仅诗论中多用释典,词论中也间或借禅喻意。绍兴十五年以后,词人...

    钱建状|尹罗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1061283.html
  • 苏轼诗禅合一论对惠洪“文字禅”的影响

    15次;《冷斋夜话》中称引苏轼凡55次;《石门文字禅》中称引苏轼也有86次。惠洪几乎言必称苏轼,论诗以苏轼为标的,《冷斋夜话》“柳诗有奇趣”一条,惠洪评柳子厚诗引苏轼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55]“妙观”之“妙”,是佛家语。智顗《法华经玄义》:“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妙观”之“观”,是指“观照”。慧远《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为观。”因此妙观是一个禅者智慧精微的内在活动,...

    萧丽华 吴静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561313.html
  • 说 “无念为宗”

    异义同的自心、自性论“清净三归”而已。   在此了义境中,六祖完全可说:   一切法在自性,名为清净法身佛。……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报身。[55]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心中本自具...   [15] 《录校》,页 340。   [1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宗宝本),页 61,《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卷 2,册 4,页 55,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年 6 月第一版。以下凡引此...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761316.html
  • 中国佛教文化历程自序

    康僧会对佛教中国化的推进/51  四、三教一致论的最早提出/54  第二节 两晋佛教与玄佛合流/55  一、佛教在玄风下的进一步发展/56  二、佛图澄与北方佛教/58  三、玄佛合流与六家七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2761378.html
  • 印顺思想脉络论

    》。[54]1951年(四十六岁)出版了《佛灭纪年抉择谈》、《净土新论》、《大乘起信论讲记》三部。[55]1952年(四十七岁)出版了《中观论颂讲记》、《胜鬘经讲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56...增订本),第173-174页。   [55]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174页。   [56]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174-175页。   [57]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561387.html
  • 禅艺合流与石涛画论的禅美学

    一画”,作为禅画的悟的基本原理。石涛说:  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55]。...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5961418.html
  • 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ldquo;专心研究因明、唯识二部、期于彻底通达,为学佛之楷模”。他认为只有弄通了唯识思想,才能使人“不致颟顸NFD55侗,走入外道而不自觉”,并把它看做是&...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0461482.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

    道”来阐释“中庸”,益见其儒化思想之至大且深。契嵩复曰:   “中庸之道也,静与天地同其理,动与四时合其运,是故圣人以之礼也。则君臣位焉,父子亲焉,兄弟悌焉,男女辨焉”(注55)。   中庸乃...编下?中庸解第二,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六中。   (54)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三,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六中。   (55)镡津文集卷第四,辅教编下?中庸解第四,大正藏卷五二,页...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