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掉举」。参见注(46)和(57)。」时,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后无功用。此初中后差别之位也。此亦即四法者,离彼四法无别相用矣。何知无别?曰:若能令静却是四法,若所令静[注释:所令静:是心情平静本身,与...
陈鹏释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250002.html
-
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45)不过惠能已改念佛为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受菩萨戒也改为受无相戒了。(46)
道信还是将“一行三昧”引入禅宗的第一人,&...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650008.html
-
受「举荐」也住入嵩山嵩岳寺,而嵩岳寺是嵩山的大寺院,武平一去参访是很有可能的事。 b、由开元末,时任宰相的张说为怀念「老友」而写的《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署舍利塔》诗中知悉,[46]当时任考功员外郎...一名甄,以字行,颍川郡王载德子也。博学,通春秋,工文辞。武后时,畏祸不敢与事,隐嵩山修浮图法,屡诏不应。见《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四十四,页4293。 46、怀玉泉,恋仁者。寂灭真心不可见,空...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950039.html
-
善知识,始敢毁佛毁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46] 仰山亦排经教: “师问仰山:《涅槃经》四十卷,多少佛说?多少魔说?仰山云:总是魔说。师云:已后无人奈子何。”[47] 文益亦对经教提出...。 [46] 参《天圣广灯录》,卷十一(《卍续藏》135册,页348)。 [47] 参《景德传灯录》,卷九,页151。 [48] 同注47,卷二十四,页479。 [49] 例如沩山灵祐鼓励学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3350099.html
-
惠能是在被弘忍认可已了解佛法真谛后,方授予祖师袈裟以表征信;而授予方式在上述的险恶情况属实的情形下,自然会采秘「密」的方式进行;从史料上亦显示,弘忍如此处置所付出的代价极高──解散自己的团体;[46]...人。少出家。游道无定所。时越州敏法师。聚徒扬化远近奔随。明於法席二十五年。众侣千僧解玄第一。持衣大布二十余载。时共目之青布明也。」《大正藏》册50,号2060,页606。 46、石井本《神会录》页 ...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3650107.html
-
,也就是说他对佛法真谛「无住之本」之所以能有所心得乃得力於亲访「善知识」惠能之后,而他在《六祖能禅师碑铭》中云:「弟子曰神会,遇师於晚景,闻道於中年。」也不过再度表白其对因师而「闻道」的感激,[注46...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大正藏》第十四册,第五四七页下,第二十一-二十二行。 [注46]引言见《大乘顿教颂并序》,石井光雄本《敦煌出土神会录》,第六十一页以及《六祖能禅师碑铭...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3750108.html
-
窟千佛像左右宽21、一下高约46cm,有所变小。窟顶有千佛变的基本布局是千佛中一说法图一铺,千佛变中之单尊像均为趺坐莲花座上,有宝盖,佛像手印相邻者不同,形成上下左右相隔变化的模式。从造像特征是与各粉...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3950113.html
-
壮观。”[46]吐蕃人求五台山小样[47]。 朽笔(朽画):即作画时用土笔或木炭勾勒草图。《五代名画补遗·人物门第一》:“时处士跋异,号为绝笔,乃来应募。异方草定画样(云用朽木描画),(张)图忽立...] 《隋唐画家史料》,第25页。 [44] 《隋唐画家史料》,第411页。 [45] 何志明、潘运吉编著《唐五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12-22页。 [46] 云告译注《宋人画评...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3950114.html
-
菩提树, 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 何处染尘埃[附](46)! 院内徒(47)众,见能作此偈,尽怪。慧能却入碓房。” 一六 五祖[卍]忽见慧能偈(48),即(49)知识大意。恐众人知,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4150118.html
-
的提出,泥洹经云: “无量烦恼悉除灭已,佛便显明。”[注44]又云: “清净少欲悉得成就,如来真性由斯显显现。”[注45] 这个“显明”“显现”之后的佛性,就僧睿而言即是所谓的“真性”[注46]...875.a [43] 大正藏 V12 p886.c [44] 大正藏 V [45] 大正藏 V [46] 大正藏 V55 p42.b [47] 大正藏 V12 p894.b [48] 大正藏 ...
涂艳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05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