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56篇,用时19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道绰《安乐集》的念佛法门[*](二)

    p. 111  而形成以“大乘无生”之理所开展出观想、称名之行。  以下接著谈称名念佛。  四、《安乐集》的称名念佛  道绰于禅观盛行的时代主张称名念佛,主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处的是末法时代,且末法...思考,可能会对道绰的称名念佛产生误解。《安乐集》引《观佛三昧经》文提到:   汝今见像若不能礼者,当称南无佛。是时……王子合掌恭敬,称南无佛。[111]  此引文显示以口称佛的讯息:以口来称。但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242603.html
  • 地论师、摄论师的判教学说

    思想成立史的研究》,《华严学の研究》第 2 期 ( 1988年),页 110 — 111。  (注 15) 参见《异部宗轮论》, 《大正藏》卷 49 ,页 15中、16 下。  (注 16) 参见卷 ...,页 734中—下;慧苑 《刊定记》卷 1,《续藏经》卷 5 ,页 8 后下;澄观 《华严经疏》卷1,《大正藏》卷 35,页 509 上—中。  (注 39) 卷 1,《大正藏》卷 35,页111上。...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443060.html
  • 敦煌寫本《法身禮》初探

    [三寶] 懺悔已 歸命禮法身如來C16[C16] 懺悔已 至心歸命禮三寶 53   至心勸請B24[B24] 至心勸請 至心勸請 p. 111 54   曠大... 午時C39[C39]無常偈   111     人生不精進 □[喻]若樹無根   112     菜花至日終C40[C40] 能得己(幾)C41[C41]時新   ...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443920.html
  • 圆仁与唐代巡检(2)

    ,唤入使宅。尚书传语云:‘且归寺院,续有处分’。”(注111)由于从注107《入唐记》,卷二,“开成五年三月五日”条,顾本,页86-88  ;白本,页224-226;小野本,第二卷,页259-260;...241;小野本,第二卷,页308;赖本,页193。注111《入唐记》,卷二,“开成五年三月廿二日”条,顾本,页94;  白本,页242;小野本,第二卷,页313;赖本,页193-194。  页927  登...

    黄清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444508.html
  • 《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3)

    111) 这些都是佛体性的特征,属佛果功德,但是经中也再强 调“众生者即是佛性”, 因为“若离众生,不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 换言之,佛性不能离众生有,而且因位... 二相、八十种好”。 如此的说法有强烈存有的意味,但 ────────────── (注111)同上,页 556 下 --557 上。 (注112)同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145466.html
  • 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杨惠南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一期(1996)  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出版  (p111-145)  111 页  古来, “性具”和“性恶”思想一向被视为天台宗哲学  的特质 ; 而且,“性具” 也被视为“性恶”的理论基础,  “性恶”成了天台“性具”思想的必然结论。( 注 1)  然而, 陈英善博士的《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却从智  顗...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245467.html
  • 《月喻经》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有关部分为主

    2?299下  ~300 上)。刘宋求那跋陀罗于AD. 435-443年间  译。以下简称《杂月》。  (2) 别译《杂阿含经》第六卷No?111 (大正2?414  上~下)。姚秦间(AD. 350...分为四阶段来论,即初瑜伽处乃至第四瑜  伽处。初瑜伽处再分为种姓地、趣入地,出离地三阶  段。  (注2) 大正31正?409上,415下。(607 下有提到“月喻经”)  (注3) 大正43?111中...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745575.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证”,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111) 原卷及乙卷作“具”,今从甲卷。 (注112) 甲卷作“粗”,今从原卷及乙卷。 ... (注241) 甲卷误将“与”作“异”。 (注242) 甲卷加入“故言三余者”五字,不见于其他二卷 111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大智度论》略译初探

    376a, 675a, 676a. “五众”见下列各页:T. 25:59c, 61a, 62c, 72a, 81c, 99c, 100b, 104c, 110a, 111c, 117c,...:97a, 111c, 177c, 121a. “意止”和“念处”混用。“意止”见下列各页:91b, 173a, 255b。“念处”见下列各页:62c, 62b, 66c, 74b, ...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345804.html
  • 略述《洛阳伽蓝记》的写作缘起

    主要寺院为核心,“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远近为五篇”[111],凡是和“朝家变乱之端,宗藩废立之由,艺文古迹之所关,苑囿桥梁之所在,以及民间怪异、外夷风土”[112]相关之事,他都“巨细...库全书总目提要·卷第七十》[111] 《洛阳伽蓝记序》[112] 吴若准《洛阳伽蓝记集证序》[113] 吴若准《洛阳伽蓝记集证序》[114] 吴若准《洛阳伽蓝记集证序》[115] 吴若准《洛阳伽蓝...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34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