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478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龟川教信:华严学(二)

    主锋温、太恭、太锡等人,未见有特殊华严优秀学者。  3五祖以外之讲学  传统五祖相承以后,在中国华严教学之消长荣衰,至此先予贴上终止符,将教学移入于日本,可说是一种追寻探索形式,此后在中国亦非全然无...,知其以理法为中心教判,在理论上一切不超出五教组织,另外设定此十宗者,以众生所归趣为立场,达到教判完备,特别是法藏意图于性相融会之意义上。  3同别二教判  华严教判于一切藏经中决定各个经论所占有的...

    龟川教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541609.html
  • 龟川教信:华严学(三)

    无障碍法界为其当前之意义。当然以表现理和事融通,事与事无障碍,将此所传承甚深理解后,先由浅向深,试图整理缘起形态之四种法界表象,同时应该知道这是为了构成一切法界缘起内在的意义。  3体系的关连  吾人...即空,空即有。空观之矛盾否定的不可得空,将其地位投进于华严空有合成。古来一般说:「般若是空观之始,华严是空观之终。」由此一消息表示了甚深之意义。  3三性与真妄  有、空两义合成于缘成。说有即无、无即...

    龟川教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641610.html
  • 天台禅修方法及其沿革

    天台教观,秉持“以实相论为依据的融摄性”,提出了“四种三昧遍摄众行”2、“以四三昧摄一切行”3的理念。这个提法不但提高了四种三昧...3、明清天台禅法之沿革   明清时期的天台教学,先有传灯大师(1554~1627)的弘扬,后有智旭大师的出现,在禅修方法上,仍然是秉持“融摄性”的特点。传灯大师融摄了净土、...

    达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0241655.html
  • 《格萨尔王传》中的藏族原始宗教

    与典玛》志玛拉西译,刊《康巴文苑》。  ⑧此段文章,全系引用自田必伟先生发表在1984年第3期《西藏研究》上之《藏族原始宗教观念演变试析》一文,不敢掠美,特此注明。  ⑨[35]《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

    周锡银、望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1841673.html
  • 藏汉佛典文选叙录

    了唯心主义的人生观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如《杂宝藏经》、《贤愚因缘经》、《大庄严论》便属此类。理趣幽博,布置紧凑。  3.譬喻经:梵语波陀那,是释迦牟尼以柔和有趣的言辞,运用譬喻的形式,揭示事物深微的...

    赵远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1941674.html
  • 佛、苯斗争和吐蕃王朝的终结

    神释迦牟尼,在其指引下不断追求,人才能解脱苦难获得美好的未来。佛教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今尼泊尔境内),3世纪为鼎盛,9世纪衰微,13世纪没灭,19世纪复兴。悉达多·乔达摩本迦毗罗王子,舍弃...

    古子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2541680.html
  • 宗舜法师:试论归依体的获得、破失及守护

    研究所无尽灯楼   参考书目:   1、《优婆塞戒经》昙无谶法师译       上海佛教协会校点本   2、《瑜伽师地论》玄奘大师译        莆田广化寺影印金陵刻经处本   3、《俱舍论》...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5741716.html
  • 佛老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意境论

    尽意,得意以忘象。”[3]这就是说,言不能尽意,故需要立象以尽意。立象的最终目的是尽意,一旦尽意即可忘象。“象是一种交织着多种意念的模糊集合体,可以不必确指某种概念,可以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意思,可以...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版 P267-273  [2]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2月版 P188  [3]王 弼《周易略例·明象》   [4]朱良志《中国...

    杨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0641724.html
  • 论袁宏道的佛学思想

    君言,不当有《老苦》。”(3)宏道的佛学造诣主要在于净土,但是,深为李贽推赞的《金屑编》就是一部禅学著作,可见其对禅学有所体悟,他在《金屑编自叙》中自谓曾“遍参知识,博观教乘,都无所得,后因参杨岐公案...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页775。  (3)《珂雪斋集》卷之十八《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页755。  (4)《焚书》卷二《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60。  (5)《五灯会元...

    周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2341744.html
  • 太虚大师儒学思想述义

    不惧”,如何才能达到此等境界?在太虚看来,“必成永久完全快乐调和之地位乃可得之。”(3)人生的迷梦打不破,即不能不常在忧患、疑惑、恐惧之中。人们如欲超脱忧患、疑惑、恐惧而达到仁、智、勇的境界,必须以佛法...宋明以来的儒家哲学可分为三派:1、以程明道、陆象山、王阳明为代表的唯心派;2、以程伊川、朱熹为代表的心、物二元派;3、以颜习斋、戴东原为代表的唯物派或反道学派。三派中以陆、王派摄取禅、道而近禅;程朱派...

    李广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384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