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乃海東興 輪寺之沙門。金藏之中收錄了唐代唯識諸家之珍籍六種(註2)﹐ 道倫之『瑜伽師地論記』二十卷就是其中之一﹐而現皆收輯 於『宋藏遺珍』(註3)之中。道倫... 的斷臂刻經的金藏經。有人與磧砂藏混同為一。 (註 2) 宋藏遺珍第三冊有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十卷(缺 三﹑五﹑六卷)﹑同科...
楊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5343965.html
-
得斯淨土」(註1)的梵文是ksetravara,意思是殊勝的國土,而卷五、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中「我淨土不毀」(註2)的梵文原語則是ksetra,其意是國土(註3)。由以上兩種原義來看,漢譯的淨土一詞,就...尚未成立,則是不諍的史實。註 釋(註 1) 大正九、二八、b。(註 2) 大正九、四三、c。46頁(註 3)參照藤田宏達氏『原始淨土思想研究』頁五○七、岩波書店、一九八六、十一、七、初版...
慧嚴法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5643971.html
-
佛 教﹐宗門﹑教下(註2)已漸合流﹐禪宗引教理以相印證之事 ﹐所在而有。朱子嘗曰﹕「佛家有三門曰教﹑曰律﹑曰禪﹐ 禪家不立文字﹐直下識心見性。律法甚嚴﹐毫髮...(註 2) 宗教 宗門者禪宗是也﹐有「五家七宗」之說﹕五 家者溈仰﹑雲門﹑臨濟﹑法眼﹑曹洞。宋代又自臨 濟分出黃龍﹑楊歧二派﹐合前五家曰...
熊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0943987.html
-
格里」(長生天) 的崇拜﹔從分散型發展為集中性的宮庭式宗教。(註2)又隨 著蒙古帝國的擴張,其最高觀念「騰格里」(天)、「蒙客‧ 騰格里」(長生天... 個問題》,載《內蒙古社會科學》,一九八二年, 第二期。 (註 2)見呂光天著﹕《北方民族原始社會形態研究》第三 ...
王德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143989.html
-
注云﹕ 「眾生大悟之分皆成乎佛」(註1)。 「然眾生皆有大悟之分,莫不是權菩薩」(註2)。 他認為有「悟性」----大悟...2)﹕踊出品,卍續藏一五○冊,四○九頁。 (註 3)﹕卍續藏一三四冊,一五頁。 (註 4)﹕大正藏卷三八,頁三五四中。 ...
劉貴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243990.html
-
佛”的境涯。 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 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孰为戒哉?[《五灯会元》卷2,...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五灯会元》卷2,文殊菩萨。] 这个故事表达的正是南禅的般若世界观。药者佛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543997.html
-
瞥尔随他去。 (2)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3)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 (4)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宋高僧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543999.html
-
是異熟--阿賴耶識。無著在『攝大乘論』的第一所知分,以 阿賴耶識為所知世界的根本,並提出阿賴耶識早見於阿含經 典(註2),且詳論其性質。於此,唯有問題的是彌勒。因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現觀莊嚴論、中邊 分別論、大乘莊嚴經論、分別瑜伽論、瑜伽師地論 等。 (註 2) 『攝...
如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244016.html
-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 付於汝,汝當護持。(註2) 從此便開創出「以心印心」、「以心傳心」的禪機,而 ...一九九三年四月初版。 (註 2)語見《景德傳燈錄》卷一,這事的經過,《釋氏稽 古錄》上記載得更為詳細。 (註 ...
王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444019.html
-
,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 也。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註2) 在孟子看來,良知指人... (註 1) 《傳習錄》中,《王陽明全書》 (一),正中書局 ,一九七六年,四十二頁。﹕ (註 2)錄自楊伯峻譯注﹕《...
吳汝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64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