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478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东初老人有关“佛教与中国文化”之撰述析论

    清“治世心身”思想,与佛学相互激荡;禅宗与宋、明儒学及仙道的形成有关;清末民初思想界重要人士的立论常关涉到佛学。3总而言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层面,可谓既深且广。  佛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台北:东大,民国84年),页173-193。  3 文见《太虚大师全集》(台北:善导寺,民国48年),第39册,页91-105。  4 参见佐藤达玄著,释见憨等译:《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嘉义:香光...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945580.html
  • 以憨山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

    度首重布施、物質的、精神的利濟精神,與中國佛教界是不相吻合的。」3印順於上文裡反省到中國佛教與現實之脫軌,有違佛法對現世濟度之關懷。此外,現代佛教學者冉雲華(1924---?)介紹清末民初佛教時亦云:...-605。 2常惺:〈僧界救亡的一個新建議〉,收於慈忍室主人編:《海潮音文庫》,第2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頁61---63。 3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245585.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深问”未可厚非。参看东方学报第三十五卷,一 五一页。 (注 3) 陈荣捷教授认为此处缺漏二字,笔者同意此建议。 ...the ordinary people--This consists of four questions: No. 3, 4, 8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格义”学的历史意义与现代意义

    3)。论者大多根据本传而判断“格义”为竺法雅所创。但是从慧睿《喻疑论》中提及“格义”的一段话看来,似乎又不是这样。《喻疑论》说: 昔汉室中兴,孝明之世....曾是像法之初。自尔以来...

    周庆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7.html
  •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1)

    :“三十年来,宗风大震,端居寰海,全提正令,中兴 济道, 百年龟镜(注 3 )”费隐通容所谓三十年来宗风大震是指密 云悟的直接影响,但在其后,临济一脉竟获清圣祖青睬,密云悟...

    孙中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8.html
  •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2)

    。 注18 王龙吸:《王龙吸语录》〈天泉证道记〉,台北,鼎文书局, 页3。 注19 同(注5)〈泰州学案五〉,页855。 注20...14 69 50 3 2 33 82 14 40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19.html
  • 六朝佛家美学--以宗炳畅神说为中心的研究

    中国以山水画为中心的自然画,乃是玄学中的庄学的产物。 不能了解到这一点,便不能把握到中国以绘画为中心的艺术的基本性 格(注 3 )。 ... 注 3 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北,学生书局,民72年,页 236。 注 4 见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收入《美从何处寻》,台 ...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20.html
  • 游戏三昧:禅的美学情调

    西谷启治、上田闲照、阿部正雄)他们超过了。京都学派的学者致力把禅提升至国际哲学与宗教的层面,其中的久松真一,除了发扬禅的义理外,在禅艺方面,造诣很高。他写有《茶道?哲学》与《禅?艺术》二书(注3),...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1.html
  • 熊十力《新唯识论》中体用哲学的思考支点

    说其本体的现象学(注 3 )。就这样一套“现象学式的本体学”或是“本体的现象学”(注 4 ),我们可以说熊氏的体用哲学所隐含的一套方法,并不是针对对某一个学门而置立的方法,而是作为宇宙万有自如其如开显...

    林安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845683.html
  • 僧肇“体用相即”思想述论

    僧肇在当时所持的理论及其思想精神,僧肇的生平文字,收录在梁?慧皎的《高僧传》中(注3),其大概情形如下、释僧肇,京兆人,至于其俗家名字,慧皎并无记载,然依汤用彤在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据宋晓月的...

    余崇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