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体本身不依作用的起灭而起灭,是三世一如的;而一切法待因缘而起,在因缘和合下,由体上现起的作用,是有生有灭的。如此,作用实为一一法体所有,是从属于自体,是自体的显现,故一切法都是三世实有。[2]因此,...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1.html
-
我们将在往后的哲学工作中不断地开 发这个研究方法的哲学使用经验。 [2] “世界观”这个名词在我们的使用约定中是与“形上学”名词同义的一个基本哲学问题的概念,它的内涵 包过了宇宙论与本体论的项目,...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745334.html
-
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大 正藏》48、353a)(注2)。
这是说,就教法来说,并没有顿渐可言。顿渐是就悟入真理(本心、本性...Buddhist,Vol.VIII, Nos.1 and 2,1975.注33 其他两种三昧是空三昧与无愿三昧。
页48
摘 要:
本文主要指出,决定禅之所以为禅的特质的...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845354.html
-
注 1 )。本教在佛教传入西藏前,即和王权政治关系密切。 据第五世达赖喇喇嘛《西藏王臣护法记》(注 2 )所载,相 传西藏古王“天降七赤王”的第一位“聂赤赞普”(注 3... 中营官五十九人:六品。 小营官二十五人:七品。 (2)后藏 大营官四人:三品。 ...
林明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945355.html
-
述當時印度佛教態勢,謂大乘佛教有中觀,瑜伽三派」,後者則「記述日照三藏傳言,謂繼承唯識宗護法之戒賢與上續中觀派清辨之智光等,各就自宗教說諍論勝劣之記載而已」(註2) 。同樣,清辨的中觀思想雖亦在法相...1989年 3版) ,頁366-377。
(註2) 山口益者.易陶天譯,〈中觀瑜伽之歷史關涉〉,收於《中觀 與空義》(華宇出版社,1984年初版),頁133。
(註3) 同註 1,...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2845385.html
-
唐朝重臣且潜心佛学的裴休居士(注 2),便延请与他“于法为昆仲,于义为交友,于恩为善知识, 于教为内外护”(注3)的圭峰宗密禅师为他分析禅宗各家教说的 浅深、顿渐及得失。...
黄绎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045386.html
-
,往往被视为不安定或衰退现象。但另一方面,经济扩张或成长就是浪费自然资源的同义语。一言以蔽之,本论点认为经济发展(特别是以阶级剥削为主的资本主义)是把快乐建筑在环境破坏的痛苦上。
(2)M....
王俊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245388.html
-
层次有所交流契接,终 将道家转化之为我所说的“禅道” (The Way of Ch'an)。 (注2)另一方面,儒家对于大乘佛教始终构成一大冲击,尤其 在...),第十一章。 (注 2)关于慧能顿悟禅教逐渐与道家融合而成“禅道”的 讨论,可参阅拙文〈禅道与东方文化〉,收在《从 ...
傅伟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345393.html
-
---------------------------------- 注 解 [1] 见《宋元学案》卷四十三《刘胡诸儒学案。》 [2] 见陈荣捷《朱子新探案》、台湾学生书局,一九八八年初版,页...
曾春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545396.html
-
重要著作如僧肇的“般若无知”及道生的“法身无色”、“佛无净土”皆以“般若”作为出发点,故关河净土学内容主要出现于谈般若(注2)的《维摩诘经》注解中(注3)。由宝积长者子所供宝盖内显现十方净土的因缘,带出...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54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