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478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无著的学说

    师地论等。所引用的经论若从无著的素养上看起来,此论是使令培养著般若系统、华严系统、胜鬘系统、深密系统,则阿黎耶识自性清净心的组织的展开,我们亦可以知道。论中是不3页指名瑜伽论,而取其所说的要领以...

    昙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6.html
  • 转依”二义之研究

    成唯识论》亦有此二义之区分,又回归于唯识学之立场,尤著重“转依”之认识论侧面。[3]   《唯识三十颂》提到了转依和识转变。如同上田义文所指出,“三性说”是唯识说之佛教存有学的核心论述,[4] 那么,...1991)一书,尤其是页23~36。  4. 参见上田义文《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文昌堂,昭和42年,页3~12、64~65。  5. 《成唯识论》,《大正藏》册31,页51上。  6. 释恒清《...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147072.html
  •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我曾在以前的两篇论文里详尽地阐述过[ii]。爱哲顿先生对于我那一些看法在他的书里 (《文法》,第3~4页 ) 也曾攻击过。我如默而不答,就仿佛是承认了他的看法。因此,我觉得,我在这里也有责任对他的那...尾 ca anutāpikā ( Mv. Ⅲ, 87, 3 )   以上这些例子足以说明字尾确实是-ā,并不是由于什么连声法 ( sandhi ) 的规律而省掉了一个-?。   阳性和阴性以...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447081.html
  •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

    《经音》等。[3]  毫无疑问,王延德在高昌佛寺中所见到的典籍均应为汉文的佛教经书,否则他一定会给这些经书所用的文字和语言作一交代。  部分突厥文化在塔里木地区的迅速移入[4]是接受了佛教并使之口头...3]《宋史》卷490,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4112页第1~2行。参见马廖夫金:《九到十二世纪的回鹘史资料(Materialy po istorii ujgurov v IX-XII vv.)》,...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147098.html
  • 从中观的二谛中道到后中观的台贤二宗思想对立

    affirms the valueof the real world. (3) The contemplation of mind, asin the "Perfect and sudden ...

    傅伟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4.html
  • 《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观念

    rdquo;。   这一思想延至齐世,又有道士著《三破论》[3] ──意谓佛教入家破家、入国破国、入身破身──攻击佛教,认为它不适合于华夏,而是圣人专为胡人夷狄所设的。因为后者“刚强无礼,...《梁高僧传》卷13。   [2] 此可参考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3] 见《弘明集》中刘勰《灭惑论》转述。   [4] 《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   [5] 见《弘明集?...

    宋立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847259.html
  • 宗密之三教会通思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意义(2)

    ─ 注80:《灵峰宗论》,卷3之2。 注81:同前注。 注82:见《大正藏》卷45,页708上。 页300 为地狱之深因,可不诫哉!”[注83]但是...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347264.html
  • 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2)

    佛教之研究》,頁25 3 ~270。 註71:釋蕅益:〈山居六十二偈〉,收於釋成時編輯:《靈峰 宗論.下》,卷十之二,頁1495 ~1496。 ...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447266.html
  • 关河的禅法--中国大乘禅法的肇始

    在重要名相如“阴”(注 3 )、“种”(注 4 )、 “意”(注 5 )、“止”、“观”(注 6 )的定义皆相符, 这便是康僧会所言的“规同矩合,义无乖异”。 安世高在当时东汉的国都洛阳传禅法,...方宗教研究》新 3 期,页 51,(台北;国立艺术传统艺术研 究中心出版,1993 )。注22 僧肇《维摩诘经注》早于,其卷三(佛教大藏124, 页147):“诸法如电,新新不停。”...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047283.html
  • 鸠摩罗什译《大品经》《妙法莲华经》中的“深心”

    故, 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有信乐 有信有忍,有净心有深心, 有能有念有解有施有行 有欲有解,有舍有精进。 (注3) 4.如是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 虽...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84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