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调‘活句’,崇尚‘别趣’,追求‘言外之意’。因此,其偈颂也就往往与诗相通。”[3] 杜松柏比较“教下之偈颂”与“禅人之偈颂”,也有这样的结论:“教下之偈颂”近于押韵之文,重推理,多直说;“禅人之...浮沫?”《还魂草》时期〈闻钟〉仍然在怀疑:“悠悠是谁我是谁?”虚拟的存在,无我的怀疑,终究会引起世界虚幻、物我无常的感叹! (3) 虚幻无常的体会 《金刚经》(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曰:“一切...
蕭水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747965.html
-
语虽然皆是“作用”的意思,3 但是二者主体性的意思都很强。然而,当时心、意、识似乎被作为相同的意思而使用,在原始圣典或部派佛教时代,心、意、识三者不加区别而被使用的情况很多。4 但是,依据用法的不同,...Walleser, Die philosophische Grundlage des ?lteren Buddhismus中,则将识译为Bewusstsein。 3 在佛音《法集论》的注释...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448004.html
-
拟考察其中被认为是特殊的无记业或无漏业,以及业与烦恼的异同。
一般所谓的因果业报的业,被认为是十二缘起的行支,它是由三种阶段性要素所组成。3 此三种是:
a. 善恶的意志,或者行为的动机目...教(无表)(1)
有漏善:身口戒无教、身进(身精进)、身除(身轻安)
(3)
无漏善:正语、正业、正命、正身进、正身除(5)
[205]其次,经部的《成实论》说律仪之善恶戒,...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648008.html
-
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2] 同类的话,可以在很多大乘经论中见到:“世间与涅槃,无有少分别,涅槃与世间,亦无少分别。”[3] 总之,是不承认在世间之外别有出世间,也不提倡在世间之外,别寻涅槃。 ...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2948095.html
-
,并不是真正有净秽二土或凡圣二土的对立和区别。 僧肇又说: 夫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国土净。[3] 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4]。 这都是说他不赞成离开众生的修持去另求佛国净土。竺道生著《佛无净土...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6.html
-
commitment)等相互关联的四项[3] 。虽然,后来他又提出了构成宗教的十项要素说,实际上还是以前四项为核心所展开,其他要素可以纳入到这四项要素之中[4] 。 “终极关怀”一词,大多依据田立克的概念来指称...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7.html
-
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三) 刘淑芬 大陆杂志 第96卷第3期 页20-40 -------------------------------------------------...书,卷12,义解八,,517上、中。 注172:同前书,卷19,习禅四,,584上。 注173:《金石粹编》,卷43,页17,:《八琼室金石补正》,卷30,页1至3,。 注174:《续高僧传》,...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4.html
-
林葬和石室瘗窟两种。学术界自来并未注意中国中古时期的露尸葬,〈林葬—中国中古露尸葬研究之一〉,就是探讨这个问题。近年来,中国石窟考古学者关于龙门瘗窟的发现与研究,[3]促使笔者有意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5.html
-
二十七,遗身七,传论,六八四上。 [3]:张乃翥,《龙门石窟唐代瘗窟的新发现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考古》二(一九九一)。 [4]:拙著,〈林葬 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一)〉,《大陆杂志》...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6.html
-
1986)。宗教学学者Caroline Walker Bynum指出女性以供给食物和控制自己食欲的方式达成宗教与世俗的目的,是一个跨文化的普遍现象。[3] Bynum对基督教妇女的研究,透过食物阐释...运作的主流。 ﹙二﹚台湾佛教妇女的性别意识与宗教实践 台湾佛教在国际间素以僧尼人数悬殊以及尼众素质高、活动力强而著名(稻叶珠庆 1972: 3),台湾社会本身也对妇女如此大量并且积极地投入佛教的...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