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0478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唯识思想前后期价值取向之重要变化

    无矛盾或不妥。  3.认识对象并非都属虚无  与认识主体并非都带妄执相应的是,认识对象也并非都属虚妄。《成唯识论》将认识对象分为所遍计与遍计所执两类。  “次所遍計,自性云何?《攝大乘》說是依他起,遍...真如相比了。真如是无条件的、即不依赖任何条件的真实存在,而依他起的世间法须依赖一定的条件才能存在。这就是依他起自性的实有而幻的确切含义。  3.《成唯识论》价值取向特殊意趣的根本原因  《成唯识论》价值...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2249798.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十)

    解释。  1.3.1.2.3 其他辨证关系  1.3.1.2.3.1 名、色、识关系  五蕴存在许多矛盾,这里进行简短探讨。在前面我已经提到,自身存在许多矛盾,比如,五蕴各蕴体存在间断与延续矛盾对立统一...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849931.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八)

    无法追随的。  1.5.3 畅所欲言  1.5.3.1 实践方法  人类历史上,有关人死亡之后的争论大约持续了2500年左右。但在历史上的争论中,只有中国最激烈、最自由、最全面、最有影响力。西方社会由于...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2249940.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七)

    很大的迷惑性,甚至今天仍有许多人认同范缜的观点,并且视为真理,这是很可笑、可怜的事。  3、人有异木之质。人之质,质有知。  范缜这里指出,人的形体与一般客观事物不同,具有知觉功能。这些内容是对的,没...永灭论者观点之中,非独王充一人持有如此观点。但是这个比喻是根本错误的比喻,可参看1.4.3内容,这里就不重复了。  3、梦、殄、真死。  王充用做梦、假死(昏迷、休克)、真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王充指出...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2349941.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六)

    树突与轴突少而短罢了。3岁时神经细胞已基本完成分化,8岁时接近成人。在12岁时大脑重量已经与成人相等,而脑细胞与骨髓里的神经细胞几乎与人的寿命相等,即12岁之后神经细胞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每天大约有...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2349942.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五)

    1.4.3 人死永灭论的比喻依据  1、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人死如灯灭,何能续存?”  我说这是极其错误的责难。首先一点,这样观点的提出,就犯下严重的错误,因他把人的属性完全归结为物质属性,否认了人...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2349943.html
  • 论宋朝天台与禅宗法统说之争

    。[3]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加上本身的复杂,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经数百年的发展,遂逐渐形成了许多学派和教派。在南北朝时,特别在南朝,因研习经论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学派。各派...阿难的话告诉他的师父,师父说:“阿难老朽,言多错谬,不可信矣,汝今但当如前而诵。”  [3] 释印顺:《中国禅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66页。  [4] 颜尚文:《隋唐佛教...

    利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749972.html
  • 陈鹏释译:唯识四论(1)

    启发思想:全套《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共计百馀册,依大乘、小乘、禅、净、密等性质编号排序,所选经典均具三点特色:  1历史意义的深远性  2中国文化的影响性  3人间佛教的理念性  二、通顺易懂:每册书均...

    陈鹏释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250001.html
  • 宗舜法师:略论禅宗与念佛--以四祖至六祖为中心(上)

    ldquo;定,安也。”(3)可知“定”的原义为安定,引申有宁静、停息的意思。梵文Samādhi,音译为三昧或三摩提、三摩地,意译则为正定、等持。音、意二种译法,在佛经...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650008.html
  •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

    之一,只是资料一直未有公布,使学界难知其详[2]。其后中国学者在进行敦煌石窟艺术的考察过程中,也对供养人画像多有注意,如有贺昌群[3]、张大千[4]、谢稚柳[5]、何正璜[6]、李浴[7]、石璋如[8...上海古籍出版社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整理,待出版。  [3] 贺昌群:《敦煌佛教艺术之系统》[J],《风土杂志》1931年1月号。又见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室编:《敦煌学文选》上[C],1983年版,第400-...

    沙武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135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