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89篇,用时5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2)

    University Library, Kyoto, 1973.   100. Melford E. Spiro〈上座部佛教──人类学上的一个问题〉(一),《香光庄严》,期54,页112、113(1998...观念论。如果再换个角度,把它看成具有清净光明的本性而为人人本具之佛性,那么自然就会朝向如来藏的思想发展。[112] 因此,如果我们可以理解不同的文字所指涉的   -------------------...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947162.html
  • 杨仁山与现代中国佛教

    杨仁山与现代中国佛教蓝吉富华冈佛学学报第2 期页97-112---------------------------------------------------------------------...,海内有名 ,时相往还,差足自慰。” 欧阳渐“杨仁山居士传”谓: 112页 “唯居士之规模弘广,故门下多材,谭嗣同善 华严,桂伯华善密宗,黎端甫善三论。而唯识法相...

    蓝吉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947280.html
  • 宋代性理思想之渊源与佛学(禅学)(2)

    注111) 以上诸条悉见程氏遗书卷第六。  205页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注112)。  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  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这个道理(注119)。  “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天命之谓性”  ,此言性之理  ---------------------  (注112) 以上诸条悉见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注113) 以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347395.html
  • 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2)

    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   p. 112  而万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灵相湛一,清明自然,元音叩心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听闻经赞法事,令众等即于言下灭无量罪,获无量福,心开意解,速证甚深念佛三昧,得无生忍,获大总持,具六波罗蜜,神通自在。”[112]  又其五会念佛声为: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147537.html
  • 《中边分别论》“真实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讨

    关系的三性思想,亦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它是经历了《瑜伽论》的语言学的三性思想,再藉由《大乘庄严经论》“一种心、七转现的八识论”之媒介,才完成了此“认识论转向”。    注11:同注二,页112;叶阿月...   注13:此段梵文无。  注14:山口益校订,《Madhyantavibhagatika》(梵文),Nagoya Librairie Hajinkaku 5,1934,页112;藏文见台北版《...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447986.html
  • 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2)

    会。 另外,和斋会相关的一个仪式是“行道”。行道系指以人之右肩向著佛塔或佛像,旋绕塔、像,以表达尊敬之意的仪式。行道有时和斋会一同举行,称之为“设斋行道”。(注112)六世纪造像记上有“行道主”...注112) 《续高僧传》,卷二十六,〈释慧藏传〉:“仁寿中年,敕 召置塔于欢州,初至塔寺,行道设斋。”(注113) 同注111,“行道主李瑛族”、“行道四面像主李仲贤”。 页532 ...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748112.html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2)

    在龙门摩崖上镌刻此经。(注111)而最迟在武天长安二年(702),就有尊胜经幢的出现。(注112)凡此都是此经广为流传的迹痕。  此经之所以迅速流传,遍及唐帝国各地区,除了此经内容极具吸引力、佛陀波利...注112 河北获鹿本愿寺建于长安二年的《尊胜经蜜多心经石幢》,是迄今所知有纪年最早的经  幢,见《常山贞石 志》,卷七,页1-2。  注113 谦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201-4。  页175 ...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848114.html
  • 晓云法师的佛教教育志业—理论与实践

    兼修,重视环境教育,自然景色,艺术薰陶,期能落实佛教青年生活本质,庄严清贵,化度群生。112  (三) 办学特色  1.晓云法师沿袭倓虚大师先前在青岛创办学佛院之遗风,以“学佛园”命名113,强调该园地...,《三山行迹.宿缘深厚的笔墨生涯》,页109—110。  12 魏思绮等,《慧像》,台北:原泉出版社,1995年,页3。  13 释晓云,《三山行迹.宿缘深厚的笔墨生涯》,页111—112。  14 ...

    陈秀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449318.html
  • 慈宗三杰

    习禅三科。共正传112人,附见69人。每科后无“论”,有的传后有“系曰”一段文字,表达作者的观点。  师虽为天台僧人,却修持、弘扬弥勒法门。万历三十四年(1606)他按照天台忏法仪轨而制作出弥勒法门的...出。只为南宋至明万历年间部分僧人立传。全书分译经、解义、习禅三科。共正传112人,附见69人。每科后无“论”,有的传后有“系曰”一段文字,表达作者的观点。而后著成《大明高僧传》八卷,于明万历四十五年(...

    心照不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749420.html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1)

    112  塥 ………………………………………………………………………112  忽(一) ………………………………………………………………113  忽(二) ………………………………………………………………...

    董志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465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