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66篇,用时8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温州对弘一大师的意义

    南山宗也是重视的,但在实践中,信奉的依然是新律“有部律”。又过了四五年,才最终听从了徐蔚如的再次提示,在1930年底、193I年初,发誓改信了南山宗,完成了由新律家到旧律学的转变。而正是在温州完成这一...

    金 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3742583.html
  • 中外交流杰出使者——义净

    在中国古代史上,法显、鉴真、玄奘、义静是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几位佛教高僧。但与前三位相比,后人对义静的宣传与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发掘。值此义静诞辰1360周年、西行取经返回长安1300周年之际,匆匆写成此文,算是对这位大师的一点纪念。 一 义静(635—7I3),山东济南人。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出生在当时的齐州(治所历城,今济南市)。本姓张,名...

    朱亚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643451.html
  • 人间佛教的居士菩提之路

    与组织耦合不良。   g. 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及四悉檀的活用。   h. 师友相互切磋砥砺的重要。   i. 人间佛教行者身语的具体展现V.S.理论理想的落差。   j. 在家布教团菩萨僧团的...

    黄崧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444115.html
  • 试析当代佛教与科学对话现象

    人类自性问题[M〕.北京:中国和平2(X刀。出版社,1望赶i。⑩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⑤杨中杰.从佛学角度观西方三大物理学之理论1985。层次[J].佛学与科学,2001,...

    王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3446354.html
  • 从佛法看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生命最终复归趋何处?   本文解开了一切生灵的究竟秘密……。   I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根源起于一切如来心;生命的意义乃一切如来的心愿在世闻的流现;生命的目的是要自度度他,觉行圆满,无所分别。   缘起   本文原系陈家成医师于民国八十二年八月八日下午应「圆觉文教基金会」的邀请,在师大教育学院大楼所做的演讲内容,因为此次陈医师...

    陈家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0946428.html
  • 四十二字门考论

    source of this alphabet, assigning it to Central Asia, northwestern India, or India proper. I ...

    王邦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847258.html
  • 从《罗怙罗经》来看佛法的教学

    ,终不受畜谷麦豆等,亦不受畜金银等宝。不非时食,或唯一食,非时非处终不游行,若语若默不生讥论,于衣喜足粗得蔽身,于食喜足纔除饥渴。  i凡所游住,衣钵自随,如鸟飞止,不舍嗉翼。彼由此故,成就戒蕴,...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547811.html
  • 对新世纪中国宗教的一些思考

    rdquo;“你自己所讨厌的,不要施与别人。”(Surhana_I_Muha mmad Nos.14,21,63,306. Teheran 1938。Cited in ...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3250220.html
  • 灵性照顾与觉性照顾的异同

    有”  (Wat I have),而迈向“我是”(Wat lam)。因  为分辨“存有”(being)及拥有(having)之不  同,是发觉“真我”的关键(p.248)。   此外,心理学家描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3550947.html
  • 世界佛教史上的教难

    事件为“婆罗门帝须荒灾的怖畏”。   西元四三三年,南印度的陀密罗族又入侵锡兰,占领阿罗陀城达二十五年以上。锡兰的文化、经济、佛教等,都遭到很大的破坏。   锡兰斯那王第一( Sena I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295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