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123篇,用时7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论书时代和注释时代以及经典时代之前探源时代来划分瑜伽唯识学由源流、经独立、大成直至完成、分流的历史线索,[1]再如铃木忠宗,则以人物为经纬将瑜伽唯识史区分为原始时代、弥勒——无著——世亲时代以及世亲...  真谛唯识学的特点,不同程度地被中国佛学所继承,甚至可以说中国佛学在很多方面便是对这些特点的引申和发展。  注释:  [1](日)结城令闻,《印度唯识思想的开展》(如碧译),收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学...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749690.html
  •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说与原初的三自性说的主要区别和联系如下:  1.依他起自性唯识为性。“若依他起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v]又“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vi]印顺在《摄大乘...

    孟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749691.html
  • 宗舜法师:《阿弥陀经》“脱文”考辨

    ,而是廿五字,多出了“多功德”和另一“多”字(注1)﹗原来,在石刻原文中,是将持名利益分为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缘三类,这显然是对经文的发挥之谈。灵芝...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449731.html
  • 张卫平著:《净土祖庭——白人岩寺》(3)

    ,元嘉十五年还梁州,因进成都。后东适建业,依道场慧观为师。笃志大乘,旁寻数论,外典坟素,颇亦披览。后入庐山,守静味禅,澄思五门,游心三观”1。  从法瑗的经历来看,他确实与慧远有关,可以说是慧远的法孙...

    张卫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649736.html
  • 宗舜法师:道信及其“一行三昧”论

    全国造成如许深广的影响,由达摩传来的心灯,也不一定就历史地传到弘忍的手中。宋/赞宁说:“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1)道信与弘忍在禅宗的历史上,被后人相提并论。 ...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149748.html
  • 海涛法师选辑:素食主义(2)

    。  24.圣经说:‘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设筵满屋,彼此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圣经箴十五17、十七1   十、佛教的素食观  l.出家沙门剃除须发,假披法服;饮酒...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949765.html
  • 巴利文词汇集

    (投生后所遭遇的苦)为果。 十二处-1.眼处、2.耳处、3.鼻处、4.舌处、5.身处、6.意处、7.色处、8.声处、9.香处、10.味处、11.触处、12.法处(心的对象)。1-5是五种物质的感官;7...三十八种业处[1](即:禅修方法)当中,选择自己的心所喜爱的业处作为行处,而在行走托钵时把它带着。为了令这一点更清楚,应当明白以下四项:于此,(1)有位比丘(在托钵时把他的业处)带去,但并没有把它带回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349839.html
  • 当和尚遇见钻石(2)

    事实真相是:烟囱之所以在那儿,是因为一个从潜意识进入意识层面的铭印迫使你看见烟囱,你被迫意识到烟囱的存在。你通过一个行为制造了污染,以及产生污染的污染源;那个行为(1)先于该行为所引发的结果,(2)行为的内涵类似于结果的内涵。在世界的另一端,由杰出非凡的思想家所累积的数千年智能指出,性的淫乱正是污秽的、充满恶臭的环境的起因。 对于这个说法,你不必相信,也不必不相信,只要试一试即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5949879.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四)

    并不明确知道生命形态有哪六道,这里就基本的、与本书有关的内容进行介绍一下。 1.3.5.5.1 总说三大规律与六道 六道是指深受间断性生死和延续性生死束缚,深受无知、烦恼、痛苦和业力束缚,深受辨证...。 1.3.5.5.2 质量互变规律与六道 前面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对六道进行了总说,这里主要再谈谈质量互变规律与六道。 质量互变规律对应于五蕴可以分为两种: 1、五蕴各蕴的质量互变规律; ...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749927.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三一)

    。在佛教中,由于翻译因素,所以五蕴又被译为五阴。色蕴被翻译为色阴,受蕴被译作受阴,其余依次类推。下面就不作解释了。  1.3.2.1.1 色蕴  在《持世经?五阴品》记载:  持世,何谓菩萨分别五阴...

    思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84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