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14篇,用时1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晚唐至宋敦煌听许僧人娶妻生子——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五

    晚唐时临济禅师更主张“得失是非,一时放却”,“不与物拘,透脱自在”,[44] 为佛教戒行向宽松化方向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持。看来,8世纪末期以来敦煌佛教放宽僧人婚禁,禅宗思想及其“无相戒”的推行,也起了... [44] 《临济录》卷47。  [45] 《广弘明集》卷7《傅奕》条。  [46] 《旧唐书·傅弈传》。  [47] 参见李正宇:《吐蕃子年(808年)沙州百姓泛履倩等户籍手实残卷研究》,《...

    李正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4460737.html
  • 关于变文体裁的一点探索

    当为二篇,第一篇为劝受三归五戒的押座文,第二篇为题名“佛说阿弥陀经”的讲经文[44]。  9、《变文集新书》校记云:伯2133号写卷“背面有《妙法莲花经讲经文》,署‘观音经’。”  又《变文集》据五个...九州学刊》5卷4期1993年5月。  [44] 翟平《讲经文称“经”考》,《九州学刊》5卷4期1993年5月。  [45] 张鸿勋《敦煌讲唱技艺搬演考略》,《敦煌学辑刊》第三集。  [46] 《金刚经...

    伏俊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4960803.html
  • 椅子与佛教流传的关系

    椅子从埃及传到了希腊,又从希腊传到罗马。在流布的过程中,椅子的造型及使用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在古代罗马的文化中,贵族用餐时不坐椅子,而躺在沙发上吃──用餐时,只有妇女和奴隶才坐椅子。[44] ...

    柯嘉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0561013.html
  • 印顺导师的教育行谊与教育思想刍探

    ,为人类的真理与自由,为使人类向上;此外更不为自己,没有自己。在这人类所知的历史中,有比释尊更在人间的吗?44  依印顺导师的观点,释尊出家是为了人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  接著,...81年。  42 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页230,台北:骆驼出版社,民国76年。  43 印顺法师:《无诤之辩》,页224;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1年。  44 同注7,页11-12。  45 ...

    黄文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0161069.html
  • 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里程碑”。[44]在宋学兴起前,古文运动继中唐、宋初之后在学术界再次掀起高潮。倡导古文,复兴儒学成为学者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从韩愈到宋初诸儒,古文运动事实上是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文与道的问题,...]〔宋〕薛季宣:《浪语集》卷二三《又于朱编修书》,《四部丛刊》本。  [42]〔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卷一一《原道》,《四部丛刊》本。  [43]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15页。  [44]...

    韩 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3661108.html
  • 从玄奘的事迹看唐代初期佛教与国家之间的交渉[1]

    译经。玄奘以长安之人好看热闹妨碍译经为由请求配备守卫,对此太宗笑言这是“保身之言”予以批准,并指示如有什么所需物品尽管提出。就这样,玄奘从太宗那里成功地取得了译经的勅许。此时,太宗49歳,玄奘44歳。太...

    吉村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4561190.html
  • 从玄奘的事迹看唐代初期佛教与国家之间的交涉[1]

    译经的敕许。此时,太宗49岁,玄奘44岁。太宗作为为政者正处于顶峰期,而玄奘也在取经途中积累了如何与为政者巧妙周旋的丰富经验。两人在交错着相互的期待的同时,也不断摸索着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协点。  太...

    (日本) 驹泽大学 吉村 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62961240.html
  • 苏轼诗禅合一论对惠洪“文字禅”的影响

    所得。偏偏此诗又为后人所疑[44],因此,苏轼于诗禅之间,惟呈现辩证,未提出究竟。但宋人“文字禅”,承晚唐五代“诗为儒者禅”[45]的思考,进入“以笔砚为佛事”[46],僧人“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1983年),页230。  [42]同上,页226、233。  [43]见曾枣庄《苏诗汇评》辑“苏诗总评”附录。页2075、2113。  [44]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卷中云:“按此诗乃辩才所作。”张道《...

    萧丽华 吴静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561313.html
  • 说 “无念为宗”

    本心之“无念”,   p. 277   异者修前本心之“无念”不为众生所知,而修行人则知其在行“无念”法。奈何众生起心动念皆住于境?六祖并未开示,因为此非“无念”法所摄。[44]   因为境由念生,...44,页 710 下。   [20] 《录校》,页 262。   [21] 《录校》,页 260。冉云华先生以六祖这一论根本智之文为论解脱智,似有错置之嫌。参 Yun-hua Jan, “A ...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761316.html
  • 印顺思想脉络论

    现代佛教的课程。[43]1947年农历正月,经武汉回到了上海,“在玉佛寺礼见了虚大师。”[44]从此以后的27年里印顺在两岸三地撒播人间佛教的种子。   1、在奉化雪窦寺编辑《...印顺:《华雨集》第5册,第19页。   [43]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35-36页。   [44]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38页。   [45]印顺:《太虚大师年谱》,台北:...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56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