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9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中的佛教

    无论是物质还是心灵)现象之下永恒实在或‘实体’的支持相一致。”〖ZW(〗同上,第70页。〖ZW)〗赫胥黎清楚地认识到,对实体性的拒斥是佛陀教诲与印度教义、以及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相冲突的论题。更重要的是...

    维吉塔·拉加帕克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6.html
  • 龟兹国与西域的大乘佛教──从两汉至鸠摩罗什时代(2)

    不少突厥语系的特征,[70] 缩窄了两国语言之差距。  西元前177至161年间,大月氏从河西走廊移住到葱岭以西时,小部分族人流落在祁连山、昆仑山而成为小月氏,像世居敦煌的竺法护,便是小月氏的后代。...月氏文化族属、族源诌议〉。收入《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新疆美术摄影出版,1994年11月)。  [70] 苏北海,《丝绸之路与龟兹历史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页13-17。...

    唐秀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0644400.html
  • 禅与诗画

    68)。江文通“破生死之樊笼,登涅盘之彼岸”(注69),沈休文也有“佛知不异众生知”(注70)。至于谢灵运的“辨宗论”,王元长的“净行颂”,均是佛学经论;澄怀观道的宗少文,与文采冠绝的颜延年,亦是当时...

    邢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1244416.html
  • 论师的佛陀观(五)

    论者性格亦不相同[注70],差距亦应不小,然而两部论书造论的地点,都在北印度,所以笔者仍以《大毗婆沙论》为主,于中搜寻解答《异部宗轮论》的问题。不敢奢求绝对能正确把握整体部派思想的异同与流变,但最起码...《异部宗轮论》,大正49.15中--下。  注69:造《异部宗轮论》的世友,是有部的西方阿毗达磨师,年代和法救差不多,大约是西元前一世纪人。(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84)  注70:印顺导...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3444470.html
  • 圆仁与唐代巡检(2)

    入唐记》,卷二,“开成四年九月十二日”条,顾本,页70-71  ;白本,页184;小野本,第二卷,页114-115;赖本,页147-148  。注92《入唐记》,卷二,“开成四年九月十二日”条,顾本,...

    黄清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444508.html
  • 摩尼教“佛性”探讨

    第30颂);“肉身破坏魔即出,罪业殃及清净性”(第95颂);“安泰一切真如性,再苏一切微妙体”(第369-70颂)。在某些场合,则简称为“性”,例如,“能救我性离灾殃,能令净体常欢喜”(第79颂);“...

    芮传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444615.html
  • 中国佛教之重建(1)

    管理寺庙条例,由三十一条灭为二十四条,仍未能达到撤销的目的。  70  当时政府最惧佛教徒活动,所以不准成立全国性教育。民国十二年,因地方人士要求,只准成立地方性教会,因此,北京佛教徒众,乃发起成立“...

    东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044679.html
  • 東初老人簡譜(1)

    为其代表作。此外,尚有佛教艺术、禅学、心经思想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著作多种。由于撰作资料之搜集,老人曾游访印度、印尼、日本、美国等地。  1977 年 12 月 15 日示寂,世寿70,僧腊57,戒腊...人生》社论,均由其口授,圣师执笔,往往只提示几个要点之后,便嘱圣师自为之。对于教内事,每发不平之鸣;如老人云: “大家不管闲事的话,佛教界岂非黑白不分了吗?”[70]  〈纪念虚云老并论胡适的观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444710.html
  •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波罗蜜,所以有“诸佛之母”[70]之称,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从第一义诸法实相性空来说,般若不属任何人;若从世俗谛看,般若波罗蜜则独属菩萨。在《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中说:  第一义中无知者、见者、得者。...[70] 《大智度论》卷五十八:“般若波罗蜜是无上智慧,诸佛之母,诸法宝中是第一宝。”大正二五,473a  [71] 《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大正二五,370c  [72]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正...

    张旭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045073.html
  • “念佛三昧”行法初探

    14,70c、71b)说:  1、于诸佛所得念佛三昧以庄严心,念佛三昧庄严心故,渐渐于空法中心得开解。  2、以思空义功德力故,即于空中得见百千佛,于诸佛所得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与思惟空义是如此相互...

    释果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24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