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宋代净土宗大师永明延寿,无日念佛十万声,而明末净土宗高僧云栖祩宏,曾依样尝试,发现“饮食、抽解皆无间断”才能免强凑满足数(注48),其他弘法利生的事业,更不用说,,须完全停顿才有可能办到。像这样,... 文集》,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页2。
(注43)同前书,页4。
(注44)愿西,〈佛教徒是否应该踊跃参加器官移植〉,刊于《晨曦通 讯》48期,台北:晨曦校友居士林,1987年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151618.html
-
,则其佛“萌起在何佛?”(注48)。 (二)有关三皇五帝已知有佛的传说中,最典型的证据是南北朝佛徒所伪造的《须弥四域经》(注49),大意略谓:天地初辟之路,阿弥陀佛派遣两位菩萨到人间,一名宝应声...
阮忠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251619.html
-
昌国败于唐王朝,面目全非。 柏孜克里克石窟群 柏孜克里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它曾经是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始凿于麴氏高昌国〔499-640年〕时期。其中18、29、4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451623.html
-
重檐黄琉璃顶,48根大柱,内槽九龙藻井,一龙盘顶,八龙环八柱,昂首舞爪凌空而下。这种只有在皇帝的金銮殿才能见到的气势,使九龙殿成为中国寺院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 6. 慧济寺 慧济寺是普陀山三...利国,利民。 2、洛迦山圆觉塔 位于洛迦山的圆觉塔,建于1987年,依山面海,绿荫掩映。 第一层有48个孔,内藏普陀山高僧大德的灵骨; 第二层刻有《妙善和尚自传》和《塔铭》。《塔铭》中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1251656.html
-
教门为谛。《仁王经》云:‘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故知有第三谛。’”[48] 引文中吉藏虽然举了四经一论作为论据,可是其中除了《仁王经》明白表示有第三谛──中道之外,其他经论并看不出有所谓作为二...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2251679.html
-
杜斗城《往五台山行记录文校注》,《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第141页。 [27] [宋]郭若虚《益州名画录》卷中,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48页。 [28] 《宋高僧传》卷27,第...
党燕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351706.html
-
报恩寺)、继齐(居温州)。智圆有弟子惟雅,住持孤山。咸润有弟子善朋,居越州永福寺。48 天台宗内部,因争论智者所撰“金光明玄义”广本之真伪,分裂成山家、山外两派。先是,恩著「金光明玄义发挥记”,... 16 《道教与超越》“第三章隋唐五代道教超越理论体系的建立”,(84年7月大台北出版社印行)p33-34;p48-49。 17 黄运喜《会昌法难研究-以佛教为中心》“会昌法难始末”,(文化大学...
赖建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251734.html
-
定题) “单譬”、“单法”、“法譬”等有关《金光明经》的题名,普容认为知礼的“单法”之说“意与天台同”。[48] (5)《金光明经》中“经王”的定义(卷4.评经王说) 普容对于“经王”的定义,否定... [47] 《大正藏》册46,页885下~886上。 [48] 《续藏经》册101,页312左下。 [49] 《大正藏》册37,页188上。 [50] 《续藏经》册95,页481右下。 ...
林鸣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751742.html
-
批判虽严厉,但未闻有生命之迫害;2.汉月及弘忍思想的错误是导致雍正批判的根本原因;3.若果真有反清复明的证据,雍正皇帝必有更激烈的手段。罗卜藏丹津之乱中,即使道行高超之仁波切亦难幸免即为一例。[48]...68,页697b。 [47] 参《清世宗关于佛学的谕旨(一)》,收录于《文献丛编》第三辑,页2a。 [48] 参陈肇璧《雍正皇帝与清代佛教》,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页224。 ...
释圣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5251743.html
-
的修持,也是大乘的最大乘。称为大乘的最大乘,实是大乘佛教而复活了声闻的精神──急求己利,急求证入。失去了悲济为先的大乘真精神,大乘救世的实行,只能寄托于唯心的玄理了![48]法师的这种说明,其中针对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5,274c),其他多处皆见散说。
[47]《佛法概论》p.251~258。
[48]《学佛三要》p.48~149。
[49]《学佛三要》p.147~...
释会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035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