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497篇,用时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1

    环境思潮的关系,以及对全体佛教发展的影响等等。[1]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而导师掌握制高点鸟瞰,知其所由,识其流变,每每以一、二句话,即一针见血的带出了思想的症结点。可以说,导师透过阿毗达磨论书,记述了从...而大众、分别说系则主张“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慧有二种俱时而生:一、相应,二、不相应。相应慧知不相应者,不相应慧知相应者”(42下)——“一补特伽罗有二心俱生”(47中),是心能自知论者。[13]因此...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1.html
  •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1

    面错过。咦!几瓣梅花落剡溪,四明山下神风播。 ----瑞白明雪(注1) 单传之道,起伏奠纪,四序推移,...,辨证更详,催趱更紧,余与其间深 藉益焉,今予剡有每月初三之会,是所谓大会者也..(注13) 。 由大会、小会的...

    孙中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8.html
  • 论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1

    概论(以下简称“概  262页  论”)》开始,依循著这部书对佛家史著的介绍,仕邦才知道读佛书的门径而摸索出自己的研究路线(注1)。不说别的,仕邦的代表作之一的〈中国佛教史传与目录源出律学沙门之探讨(...翻译过来的经典和有些什么华人的佛学著作。而《出三藏记集》是现存最早的佛经目录,《历代三宝记》是现存次早的经录,《开元释教录》则佛家目录中最完善的一部,姚名达先生称赞它是经录中“最高无上”(注13)的,...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245824.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1

    足戒,十九岁而游方,下江湘、陟衡庐,遍参名师,以求 开悟。“首常戴观音之像,而诵其号,日十万声,于是世间 经书章句,不学而能”(注1)。尝至神鼎洪湮禅师处, 自谓 ...博引圣贤经论、古人集录 为证,几至数万言”(注13)。 宋初教界特重中唐以后祖师之传承系谱,此可作为了解禅门 宗风之因素,亦可为佛教中国化之特色欤?...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8.html
  • 龙树的诠释学理念之哲学省察(1

    之教,更应该超越这些历史的对立与误解,回归到佛法的本质,朝著更宏观的方向来发展。   龙树兴起于西元后二世纪,他的思想乃以“三乘共贯”[1]为宗旨,正好可以破除“...[13]   在印老用以描述龙树学的几个表达方式当中,笔者以为,“三乘共贯”一词应优于“大小共贯”一词。因为龙树学所融贯的对象,不是“大乘...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745982.html
  • 僧史所载中国沙门坚守戒规或天竺传统的各类实例(1

    沙门坚守淫戒的一些实例”一文,(注1) 返港 后,又在同一学报发表了“中国僧史所载持午的实践和面对 的难题”一文,(注2) 所论都是中国僧伽如何遵守印度传来 的... 居士遵行,无关僧侣,而且译出更在四分、十诵之后(注13) ,然而华人僧侣知道这五条戒规,竟然早于任何律藏典籍的 输入。 何以言之?最早译出的律典...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100.html
  • 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汉地医药学(1

    方》和《外台秘要》  1.孙思邈与《千金方》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的作者均是隋唐时代的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前者是他于永徽三年(652)在广泛搜集历代各家方书和民间验方的基础上...丰类稿》卷四十四《宝月大师塔铭》中也给予很高评价。  《宋史》卷四六一《方技上》记载:沙门洪蕴,本姓蓝,潭州长沙人。年13,于本郡开福寺出家,于寺中习方技之书,后游京师,以医术知名。“太祖召见,赐紫方...

    薛克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5346814.html
  • 魏晋南北朝佛学思想玄学化之研究(1

    是“性空”,而致力玄想的清谈家却以“贵无”之说来解释“道” (注1)。般若经中讲无自性、无相、悟无生,与道家老庄的无名、无为等概念相类似,因此,颇能引合清谈家的重视,进而加以探究、推动与传播,以达到...,于十二部,毗日罗部最多。以斯邦人,庄老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注13)。  另方面,魏晋南北朝的名流学者,大多都深受释子的高雅风度及文理的表现,所以大为钦崇;像支道林、道安 217...

    杨政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047465.html
  • 中论空无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与现代的关系(1

    那么正确之途是什么呢?如果说人类所追求的真理是相同的,但是依照其不同的时代与环境形成追求此一真理的不同方式的表达与型态(注1), 而其中某种表达与型态所呈现之文明日益衰萎, 如果我们果欲再造此一文明,则...思想、观念(知识世界)的复杂、分岐,无所统一而来(注13)。是以在思想方面对空无一观念所产生的原因,做一探索,使它的原创意义朗然呈现,而能有益于我们观念的澄清,是一极为重要的事。不过,若就佛学的空无思想...

    李昌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747548.html
  • 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1

    总持概括与判摄整理[1] ,从而完成了中国佛教承先启后的关键性工作。这项工作,不但是在佛法的教理上,完成了整理与统摄的目的,使人们得以用整体的眼光,来把握全体佛法的各个部门,并了解它们互相间的关系与...谛)、“真谛”(亦名无谛、真谛、第一义谛)及“中道第一义谛”(亦名中谛、一实谛)。《法华玄义》(下略称《玄义》)卷二下云:   明三谛者,众经备有其义,而名出《璎珞》[12] 、《仁王》[13] ,谓...

    释法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15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