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4篇,用时1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述《洛阳伽蓝记》的写作缘起

    了北魏政权行将寿终正寝的丧钟。 四 因缘会遇   公元五四七年,因行役洛阳而故地重游的杨衒之,面对“钟声罕闻”[106]的故国京都及其寺观庙堂,再想想过去那梵音缭绕的繁华盛况,禁不住悲惜地垂起泪来。这...》[104] 《魏书·释老志》[105] 《魏书·释老志》[106] 《洛阳伽蓝记序》[107] 《高识传·卷末》[108] 《高识传·卷末》[10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第七十》[110] 《四...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345827.html
  • 张商英护法的历史意义(2)

    景德传灯录》卷9,页268。 153页百丈怀海、(注105)仰山慧寂、(注106)黄辟木希运,(注107) 及宋代的洞山晓聪,(注108)证明唐以来“自耕...(720~814)。其“一日不 作,一日不食”之语,见《五灯会元》卷3,页136。《宋高 僧传》、《景德传灯录》之传俱无此语。(注106) 按︰原文之仰山即仰山慧寂(807...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445995.html
  • 明末清初闽台佛教的互动(1)

    ”。(注106) 致于明朝遗臣潜入空门的史实,在此暂置不评,先将话题回归到李添春列举黄檗寺僧,参与军事政治上。 李氏所列举的黄檗寺僧的活动,定是根据蓝鼎元的《东征集》〈覆台变在事武职四十一员看语...亦 与中营刘游击同在─────(注106) 《清代思想史》页197,广文书局,民国72年9月三版。(注107) 此文亦被收录于《余纂府志》卷21,艺文(二)?文移。(注108) 《...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745998.html
  •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2)

    │大族自在增上,受│难戒。(106) │(107) │ │持菩萨净戒律仪,│ │ │ ... (106) 大正藏三十,917页中。 (107) 大正藏三十,1017页下。 23 页 比丘戒...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3546265.html
  • 东晋道安思想析论(3)

    然则生之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注106) “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注107) 道安否认造物主之存在,倡言“...105) 《庄子》?〈齐物论注〉。 (注106) 《庄子》?〈齐物论注〉。 (注107) 《庄子》?〈在宥注〉。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946288.html
  •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2)

    Sunna.》:“眼空,常、恒 、不变易法空,我[、我]所空;…耳、鼻、舌、身、意亦 复如是。…”(注 106) 此段经文,于《无碍解道》只引用六内处空,而...”所共同信奉的佛法。 (注 106) 见大正. 2-56中;参阅〈本文§二.之(五)〉 (注 107) 见`Pts`Ⅱ.p.178。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046290.html
  •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3)

    已解色等五阴....无常、苦、无我、 空而能堪忍。(见`Pts`Ⅰ.p.106) (注 156) 见`Pts`Ⅱ.p183。 ...触之慧是深解之智。” (见`Pts`Ⅰ.p.106) (注 161) 见`Pts`Ⅱ.p.183;《无碍解道》〈大品,智论.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146291.html
  • 20世纪初期两岸汉族佛教的互动(3)

    日本佛教史(三)·近世近代篇》(京都同朋社,1980年第六刷)页251~306;堀一郎等编、丰田武等执笔的《明治以降宗教制度百年史》(东京日本文化厅,1970年)页1~106。  [15] 清季不平等...正面标示其整体动向和新内涵的宣示。  [103] 《佛化新青年》第2卷第4号页1  [104] 太虚的“佛法僧园”内容,见拙著《太虚大师前传》页136~143。  [105] 1925年  [106] ...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146394.html
  • 中国禅宗在西藏(2)

    ” ( 即离念 ) 而进入“不思不观的看心”,其依据,是基于《金刚经》的“离一切诸想,则名诸佛”。(注 106) 而其思想的骨干, 是不折不扣的北宗“清净禅”。这从《禅门师资承袭图》中的︰──────... 106) 原文应是“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 大正八,页 750b 及页754b )。 摩诃衍将“想”作“相”解,且此“想”者作“妄想”又如 C 段作“妄想习气”解,显然是错误的。 但是最早作如此...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346583.html
  • 观世音经考

    J.Brill, 1920, P.266, note 2. ?注 3:T.55/2145, P.13a. ?注 4:T.55/2145, P.106c. 梁《高僧... ?注 13:T.55/2145, P.106c. 页 27 ?注 14:T.50/2063, PP.940c ~ ...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004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