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7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乌巴庆内观禅修之古老根源*

    MN 118 at MN III 82,31: sabbakāyapaṭisaṃvedī. 4. 习惯巴利文献的读者对于「呼出吸进」的顺序可能不熟悉。MN 118 at MN ...

    乌巴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4573615.html
  • 鸠摩罗什译场所出典籍考略

    :  《僧枯录》、《长房录》、《开元录》翻译时间与地点记载一致之经典,共10部。  《长房录》、《开元录》共同记载之经典,共28部。  《开元录》别记之经典11部,《长房录》别记31部。  以上所录...

    王亚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2973691.html
  • 显密之理,相应一贯——太虚大师融通汉藏显密佛教的思想

    是相对的:"盖显密之异,在能诠言对所诠义之或显或密耳;义显之言曰显教,义密之言曰密教。"30从侧重点上讲,"显教乃依佛之声教以彰学理者,密教乃依佛之果德以轨观行者"31。究实言之,显密本自圆融不二:"...

    罗同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5273724.html
  • 持息念与天台小止观之研究: 兼与龙门丹道比较(下)

    识神始与血合,带系在脐,脐能运持。又是诸肠胃源,寻源能见不净,能止贪欲,若四念处,观脐能成身念处门。若作六妙门,脐是止门,兼能入道故多用之” [31] 。  研习智者大师的此一段文,可知智者大师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274054.html
  • 英藏斯2073卷子敦煌话本故事探源

    6月。   (12) (23)《大藏经》2145号109页。   (13) (26)《高僧传》212页。   (17)《四库全书?异苑》卷五,1042册。   (19)《大藏经?弘明集》2102号31...

    周维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5674362.html
  • 修行人的通病----慧律法师

    问题——客观环境影响,导致实修困难,证果更难。古人欲证得肉身不坏者,可谓探囊取物,多不胜数。今者,若得一人证果,即惊天动地,叹为稀有难得。今昔之比,今人欷歔(31)。法之传递,正...

    慧律法师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5776116.html
  • 原始佛教读书会:相应部选读 第六单元:因缘相应

      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宗教与文化研究室”   原始佛教读书会   【相应部选读 第六单元:因缘相应?2003/5/31】   主讲人:赵飞鹏   赵飞鹏:我先大概谈一下“缘起”的一些问题,在古代印度佛教不是古老的宗教,算是新兴的宗教,但是在出现以后却带给印度思想界很大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佛陀基本的教义就是从“缘起”出发的。所以如果要了解佛教的中心观念,就必须对“缘起”有所...

    赵飞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81177120.html
  • 大足北山佛湾石刻转轮经藏窟之管见

    戴冠,着翻边圆领广袖长服,左男右女。男像双手于胸前捧朝笏,身高124、肩宽33、胸厚12厘米。女像双手于胸前捧物,身高123、肩宽31、胸厚11厘米。   ③宝珠观音龛高243、宽112、深28厘米...

    胡良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40277206.html
  • 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

    1992年。    31《入华耶稣会士和中国明末的社会》,[法]谢和耐著   载《北京图书馆馆刊》,1992年第1期。    32《根据〈苯教密咒〉传说写成的莲花生传及其史料来源》,[法]布隆多著  ...

    觉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2678948.html
  • 宗舜法师: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

    万物,而管理与保护不可分;三、天地万物“样样都好”(创,31),人对之当怀感恩、赞赏之心,并藉之愈显主荣。   人与其它的受造物是什么关系呢?人和所有的受造物与创造者&...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077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