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人明确的东汉佛经中‘看’字只出现了1例,即例(31)。这再一次反映了吕先生定为‘后汉失译’的这部分佛经在用词上的显著差异。”(124页)。 [3]吕澄《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律藏部”有载:“《大方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441366.html
-
使仰山契得心印後,纔讓他去參學潙山的[31]。顯然,這圓相之施教,應完全歸功於仰山,它與潙山應無多大關涉。 站在禪的了義法不可說的角度上看,採用無聲的圓相來表法,固然不失為禪教的一種方便。我們綜覽《...大正藏》四八卷三二一頁下欄。 [30]參見《大正藏》四九卷八三九頁下欄~八四0頁上欄。 [31]關於仰山在耽源應真處所學九十七種圓相一事,《傳燈錄》及《仰山語錄》載之甚詳,拙文所本為《仰山語錄...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541378.html
-
,见《大藏经补编》第14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第349页。 31《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154页。 32见《佛教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张新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241414.html
-
,故编付之。[30]
从上列两种文献来看,大睿法师视《金光明护国道场仪》与《补助仪》为两种忏法,并且认为《补助仪》的制作时间在1024年之后。[31]但是,仔细分析两种文献,尤其是《天台教随函...卍续藏》第101册,第265页下。
[31]释大睿《天台忏法之研究》,第299页。
[32] 藤谷厚生《金光明经にもとづく忏悔灭业の仪礼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1卷第2号,...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0441434.html
-
乘。以后一点而言,从他的各种信件往来与事件交代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尽管是在信净的后期,并未减少与禅门中人的交往,并依然拜达观等为师,责询不断。[31]总起来看,他在感情上还是更接近于禅宗一系的,与禅门...附语,《快雪堂集》卷八。 [31] 仅引一段为例,如其《吴江圣寿禅院恢复遗志募缘疏》云:“余守官白下,公事之暇,颇留意佛书,时达观禅师驻锡近郊,间从知己叩质疑义,如披雾见日,甚以为喜。”(《快雪堂集...
黄卓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1141443.html
-
典籍的对外输出,也许正反映了当时对法相宗与华严宗的护教意志。”[30] 又谓: “谛观到中国的当时,高丽还认为吴越教学水准不高,这才要求谛观先摸底情况。”[31] 这种观点,虽是韩国学者从其自身的...佛教文化研究院,1995。 [31] 同上书,第109页。 [32] 《大觉国师文集》卷三,《韩国佛教全书》第四册,汉城,东国大学校出版部,1994。 [33] 李永子,《韩国佛教思想史概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1741451.html
-
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30、“或昧于幻体,立空无之宗”。不知幻化之体性非空非有,唯立空无为宗。 31、“或认影而为真”。认六尘影像为真实,犹如认镜中人、水中月为真人、真月...
程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2741465.html
-
岂可以“有”量之心,窥“真空冥寂”:任尽神力,未述一毫。以信入之者“自觉圣智,净智妙圆”悉皆现证:即凡即圣感应非虚(卷二,31页) 故湛如无际之空虚。莹如圆明之净镜。毁赞不及。义理难通。——照万法如...
沈仁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2741466.html
-
之助云”[31],将中朝佛教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谛观在《天台四教仪》中说:“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 [30]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 [31] 《佛祖统纪》卷第十。 [32] 《天台四教仪·四教颂》,T46,p773c。 [33] 《天台四教仪》,T46,p773c。 [34] 《维摩...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341472.html
-
“一心”呢?延壽回答說:“以識本是心所成故,故識無體,則是一心何異?境從識生,攝境歸識。若通而論之,則本是一心。心變為識,識變諸境。由是攝境歸識,攝識歸心也。”[31]可見,在延壽看來,“無體”之識...》卷三十九,第524頁上。 [30] 宋延壽《宗鏡錄》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四十八,第745頁下。 [31] 宋延壽《宗鏡錄》卷五十七,《大正藏》卷四十八,第745頁下。 [32] 呂澂《...
楊維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84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