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善,远阶觉地;起一念恶,长没苦轮。”[31]立意十分明显。诸佛已断修恶而不断性恶,众生性善却不断修恶,正是台教佛性论的基本主张。当然,延寿明修善、修恶之殊,旨在劝人修善以断修恶。 延寿虽云理事不二...,北宋时期,天台宗山外派晤恩认为,古本《金光明经玄义》唯有一卷,新本中的观心内容为后人所擅添,若能据延寿引文,确认《金光明经玄义》的版本问题,或可有助于解决此桩学术公案。存疑于此,详待另考。 [31...
聂士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241492.html
-
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盡十方法界一切菩薩摩訶薩,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入圓通門,運法界行。 31 黃昏 旋繞持咒 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文殊心陀羅尼,普願入阿字門,了無生性。 32 黃昏 ...稱之曰錄。分為百卷,大約三章。先立正宗,以為歸趣;次申問答,用去疑情;後引真詮,成其圓信。以茲妙善,普施含靈。[31] 由此可見,延壽試圖通過這部著作,全面而又深入地論述禪教一致的禪學主張。他認爲...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841500.html
-
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号曰众生。既知迷悟、凡圣在生灭门,今於此门,具彰凡圣二相。[30] 这就是说,妄不离于真,依真而起,真妄一体不二,故心佛不二,即众生是佛。因此“若頓见真性,即一念成佛。”[31...3,《大正藏》第48册,第434页下——435页上。 [30] 《宗镜录》卷5,《大正藏》第48册,第442页下。 [31] 《宗镜录》卷17,《大正藏》第48册,第504页下。 [32] 《...
法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341506.html
-
史上“铃木时代”(suzuki stage)的终结。这位曾经被著名佛学家Edward Conze誉为西方“了解禅佛教唯一来源”的大人物,[31]一时间成为“失落的偶像”(fallen idol)。[...Zen come West: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Zen Buddhism in Western Society,P31,32.实际上,铃木以基督教比照禅的做法,后来受到...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041516.html
-
辞,即弘法讲经的启讲、罢讲辞,目、文皆存者共9篇,其中一篇缺目文存,另一篇目存文大部缺。) (第5—8卷)(表,共67份,其中31篇目存文缺,除6份为给本国国王奏文、1份为给辽帝奏文外,其余60份均...为了出烦恼、痛苦之世间,证入菩提、涅般+木寂静的最高境界。为了修习佛法,必须出家为僧,“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单行本《弘明集》P31)于是乎有不敬王者之说,有不拜君亲...
陈景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541522.html
-
这个字,并不意味着像主苏轼的判断存在不确定性或猜疑。我在鉴定报告书《杭州高丽寺遗址出土苏东破护法石造像考释》[30]、《苏东坡的容貌特征、冠服习惯及像祠流播》[31]、《关于苏东坡与高丽的若干问题》[...3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1月。 [22] 参见拙著第三章第四节“高丽寺的重建和消失”。 [23] 义天:《上净源法师书四首》第四,见《大觉国师文集》卷十。 [24] 见《大觉国师...
鲍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841526.html
-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 31 六祖强调的是实际的修证,他指出对于上述般若波罗蜜,迷误的人只是挂在嘴上讲讲,而真正的智者会在心中实践。迷误的人由于只是嘴上空讲,自然有... 27 《禅门宝典定慧品》P42 28 《禅门宝典定慧品》P43 29 《禅门宝典般若品》P28 30 杨曾文著《唐五代禅宗史》第二节332页 31 《禅门宝典般若品》P22 ...
释如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041529.html
-
圣智之境,但此事决定不在言语上,而“唯亲证亲悟,始是究竟;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传可授,便不是正法。”[31] 所以“从上诸圣,无言语传授,只说以心传心而已”[32],然佛祖之慧命亦...禅宗语录辑要》,第794页下。 [29] 见《语录》卷一九,同上书,第396页上。 [30] 见《语录》卷一九,同上书,第400页上。 [31] 宗杲:《语录》卷一九,同上书,第398页上-中。 ...
董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141530.html
-
佛教的学者,也有直接将意根称为“识”的,如《阿毗昙心论》说: “谓识阴即是意入,亦界中七种分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及意。”[31] 《心论》讲十二处和十八界是五蕴互摄的,其中识蕴中包括有... [3] 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一,《大正藏》册27,页772下;2、《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大正藏》册27,页774上 [4]《大乘成业论》,《大正藏》册31,页784上...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441532.html
-
寺任行堂,冬天,行脚白山黑水(今东北地区)之间。(印光大师言行录) 1891年,31岁,光绪17年辛卯,由东北返回北京,住圆广寺(印光大师言行录)。师之剃度师父道纯和尚圆寂。 1892年,32岁,光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184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