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7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原始佛教的證悟

    i. p. 11。巴利語中的 "ceto-vimutti ",並不是後世比較而說心解脫、慧解脫的心解脫之意,而是如原始經典中所說的 "anupādāya āsavehi cittaṁ ...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748011.html
  •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Sect of Zen tathata-citta Identity Jiao with Zen   一、引言   岭南佛法,若以牟子《理惑论》为肇始,可谓源远流长;至禅宗六祖慧能(638——713)...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0148168.html
  • 释恒清著:《宝性论》的研究(1)

    “摄”一切法,故《胜鬘经》称它  为生死依与涅槃依。总之,《不增不减经》从众生界的在圣不增在凡  不减,使如来藏与法界、第一义谛等相关连,又依众生界说如来藏的  三特性,强调心自性清净(citta-...当然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  (二)自性清净心(prakrti-parisuddha-citta)与烦恼(klesa)  在探讨人性的本质上,如来藏学说将人性认定在清净上,而且是  本净的。“自性清...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
  • 论原始及部派佛教的“六识”说

    Citta),思量故名意(Manas),了别故名识(Vij?āna)。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

    陆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5749039.html
  • 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

    不能代表印度佛学心性说,是因为印度佛学心性说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不能笼而统之。在印度,佛学心性说的发展是有轨迹可寻的,其起点是原始佛学“心性(citta-prakr!ti)本净&...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5749040.html
  • 上座部佛教止观禪法

    须陀洹道智  当禪修者观照一切诸行无常、苦、无我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一刹那缘取涅槃为目标的更改种姓心(gotrabh?citta),超越凡夫种姓,而达到圣者种姓。此后即刻生起须陀洹道智。  体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249265.html
  • 正道修行

    citta),即,处于自身层次之心。在这个层次上的心,其内部仍有形式精细而完整的五蕴,因此仍会经历生与有的状态,并在未来继续受生[4]。   进入这个状态,多少有点像迷迷糊糊地入梦。不同之处,取决于警觉程度...

    阿姜帖-德沙兰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249266.html
  • 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

    odahati a~n~na citta.m upa.t.thaapeti. Tathaagatassa bhikkhave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paatubhaavaa ...

    陳一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549687.html
  • 佛教的世界观、业、轮回

    领域。在此,又有把个别的认识综合在一切的必要性,这就是“第六根”的功能。“第六根”的梵语是“manas”,意思是“心(英语‘mind’)”。但佛学中对“心”的分类有三种,即,心(citta)、意(...人,或生于神,或生于畜生,或生于饿鬼,或生于地狱。随着新  意识的生起,一个属于新的意识的序列(citta-santati)将承受它该承受的业  果。大王,没有任何东西从这一世界传输到未来的世界,只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349838.html
  • 论心性

    rdquo;是梵文“citta-prakrti”的意译,通常指的是心的本性。上述《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的经文用“心性”来指代心的状态,...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065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