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9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华经》的社会实践与涅槃思想

    。文中将“行”的概念定义为“社会的实践”。这种用语不是佛学界通常使用的,更为准确的词汇还待以后的整理。   关键词 法华经 涅槃 社会实践   Abstract   The Thought...topic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ractice and Nirvana in Buddhist perspective. This ...

    车次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1481345.html
  • 止、观、慧义释

    turns away from what is ill; That is the path to purity。)”。   观的业处是:蕴、处、界的名、色法,即身心的自然现象,其目标是动态的,初步观时带有...开示 / Sujiva禅师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 translated by Bhikkhu Nanamoli   Majjhima Nikaya / ...

    陈慈兰

    |止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13337820.html
  •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征文评选公告

    缘起”思想的生态价值         体 恒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制度支撑           温金玉   Ehi passiko in the pluralistic world     –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Buddhism     as a World Religion in the 21st century(英文)麦文彪   显密圆融,...

    世界佛教论坛

    |世界佛教论坛|评选|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3/1153253518.html
  • 第十六世大宝法王之圆寂

    转世的承诺——一个回归尘世的承诺,一个为了普救众生乘愿再来的承诺。   周遭,寺院的角声雄厚地响彻天际。     原文 : The Death of The XVI Karmapa ...

    Kym Chaffin 翻译: 微潭

    |大宝法王|密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9/03374414181.html
  • 佛教在美国:如何使美国佛教本土化,亟待深思

    又如《禅门三柱》(The Three Pillars of Zen)的作者卡普楼(Philip Kapleau)禅师,除在纽约及佛罗里达二州设有主要道场指导禅修外,并有其它小规模的禅中心散布各州。由于这些西方禅师的努力,禅有明显本土化的趋势,诚如卡普楼在其《禅——西方之黎明》(Zen:Dawn in the West)一书序中所言:“希望经由本书中一位西方老师和其西方弟子对于禅修体验的表达,直接以...

    佚名

    |两岸|美国佛教|本土化|弘法|禅修|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5523736383.html
  • 談南傳的佛滅年代

    大史」的序言裏,以為錫蘭流行544年紀開始於公元十一世紀中間,而在其前是一向遵行從佛滅219年阿育卽位一論據推出的公元前483佛滅年紀(用「點記」的數字計算卽是486年紀;參照The great ...嚴密區別,就會算出相差一年的數字。南傳佛滅年代,以此有時也說成公元前543年。關於此點,可參照R.Mitre,Buddha-Gaya pp.214,231,W.Geiger.The great ...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4339998.html
  • 不二法门

    法门”里,充满无限法喜、平安祥和,永恒欢愉,无边妙乐???那些所谓“习禅”或“禅者”,只不过体会到这种“无二”真实状况下的“妙乐感受”而已,他们称之为“To experience the Buddha ...experience find that the results don't necessarily stay with them.Over a period of time there is a fading ...

    罗行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4840458.html
  • 般若經的空義及其表現邏輯

    。[57]這種說法,只會使人遠離理性,增加神秘感而已。事實上他自己也承認,這種論點難以令人信取。  [1] 有關『般若經』的成立與發展,可參閱 E.Conze, The Praj?āpārami tā Literature, sec.ed.Tokyo: The Reiyukai, 1978。   [2] 關于清淨心觀念,『八千頌』謂:“心相本淨”。(『大正新修大藏經』( 以下省稱『大正』) ...

    吳汝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441094.html
  • 噶举派经典\密续和大手印之道

    Anuttarayoga Mother Tantra)的修法,亦称为那洛六法。此修持法一直是噶举传承修法的重心,特别为噶玛噶举传承所重视。   (2)解脱法门是指修持著名的大手印(Mahamudra or The... The Kamtsang)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1110-1170)在1139年卅岁时 礼冈波巴为上师,他是冈波巴主要的弟子,创始了噶玛噶举。噶玛噶举传承因为噶玛巴无间断的转世而非常兴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4243149.html
  • 佛陀是悲观主义者?

    本文节录自内观研究所出版的 Was the Buddha a Pessimist? 原文为S. N. 葛印卡老师的印度语出版品 Kya Buddha Dukkhavadi The?,经内观研究所编译后出版。 我记得我年轻时,有位从印度来缅甸曼德拉传扬佛法的师父,在一场开示中说道,佛陀只教导四件事,那就是苦、苦的起因(集)、苦的熄灭(灭)及灭苦之道(道)。在整个开示的内容中,他所谈的都是苦,而完全...

    葛印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504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