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直了见性,则顿门也。[31] 六祖开出之禅何以可称为顿门?因其修行法门无不建基于自性之上。六祖云: 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32] ...法,汝及成就大法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大正藏》册 12,页 222 下。) [29] 《录校》,页 278。 [30] 《大正藏》册 8,页 749 中。 [31] 所谓...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8.html
-
─ 佛道的信心后,[31] 接著说道: p. 317 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慧定别。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此义即是定慧等。(《大...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9.html
-
本《坛经》作:“……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大正藏》册 48,页 353 中) [31] 这是指慧能:“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的说法;请参见炖煌本《坛经》;...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742620.html
-
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篝灯映薄纱。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在梅花。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亦作乡)心未到家。却忆少年行乐处,软风香雾喷东华。[31] 诗歌虽非确切的艳诗,但其中也荡漾著世俗的艳丽...中华书局,1960),册 24,页 9525。 [30] [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册上,页 360。 [31] [宋]释惠洪撰、释觉慈编集《石门...
陆永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842621.html
-
佛经中有关心性清净的理论归纳为两种,说:
“然契经说心性净者,说心空理所显真如,真如是心真实性故;或说心体非烦恼故,名性本净,非有漏心性是无漏,故名本净。”〔31〕
...宝性论》卷五“为何义说品第七”。同上,第17册,第39页。
〔31〕《成唯识论》卷二。同上,第17册,第114页。
〔32〕如《大智度论》卷九十五“释七譬...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2842644.html
-
境界;如有一切境界,即与无念不相应故。
若言无念者,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
起心即灭,觉照自亡,即是无念。[31]
总之,神会认为,如能“见无念”,则&...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3042646.html
-
问题,以便一并改过[31]。修养就是要通过平时长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所以,儒家在修养中强调“严以律己”、“反求诸己”、“见贤思齐”、“改过迁善”等等,仍然是我们今天进行修养的...论语集注》《学而》。 [31]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又,荀子也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 [32] “古之人...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3142648.html
-
学者之中,亦仅王肯堂的文字中,见到明昱的名字,在明昱的作述之中,也绝无仅有地提及王肯堂,而此两人在见解上仍大有出入(注31)。有关明昱的事迹,仅见于江宁宝林居士顾起元为“俗诠”所写的序中提到: “今...自序云:“成立宗因,精研相性,导引多方,终归唯识,渐亡百计,始悟玄猷,即彰五位,使知趋进。” 续藏八一,七页上。 (注 31) (a) 王肯堂序“俗诠”, 续藏八一,三页。 (b) 明昱自序“俗诠”...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4042658.html
-
我不知道,愛哲頓先生所要求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理由”。
在《文法》31,21,22節裏,他又提到上面說的那一種把-ehaṃ解釋成-e’haṃ的辦法,而且還舉出了不少的例子。...
季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0942719.html
-
由此可见,无著菩萨对《金刚经》是有独到见解的,他认为《般若波罗蜜经》中的内容可以用“七义句”来概括,同时“七义句”也是“般若波罗蜜”得以成立的前题,如说:“成立七种义句已,此般若波罗蜜即得成立”31。...。 31《无著论》,《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757页上。 32《金刚般若论会释》,《大正藏》第四十卷,第719页上。 33五义:指菩萨解脱之后,于五种情形中不受束缚。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列举...
达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044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