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9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王夫之辩证法体系探索(2)

    ”(《逻辑学》上卷,第70页)。王夫之关于“无之有”和“有于无中”的思想,能否说也是一种“有与无的统一”?也是一种包含了反题的合题呢?我认为,如果不这样说,反而不能说明和解释王夫之的这一思想——尽管它...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4964011.html
  • 从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桂仑法师

    70多年,白天劳动,继续坐禅,实践了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古训,坚持佛教农禅并作的优良传统。长期的寺院生活和宗教修持,熏染了他的心灵,加上他本身就有很高的悟性,在...,以独特的禅法而闻名于浙沪等地,他虽然没有创宗,但是也是弟子众多,化导于当代。所以从罗汉寺走出来的两位大师都是卓立于世的一代大家,这是罗汉寺对中国佛教作出的贡献。   桂仑一生在寺院里度过了70余年...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1664100.html
  • 大随求陀罗尼咒经的流行与图像

    中宗神龙元年(70 5)以后之物,其下限又定在西元758年有不空新译本之前,将其定为盛唐印本。构图呈“回”字,在画像右及下边,可见此经题目: “佛说……得大自在随……神咒经”(材料公布题目为“佛说随...

    李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3964181.html
  • 敦煌《坛经》随想录——反省与展望

    慧能走出山门,送慧能上程,可不觉间,他已经来到了九江驿。这位老僧此时才恍然大悟到,自己已经走出了70里路。  五祖自送能 于九江驿 登时便悟这样,“便悟”的内容就是“送能于九江驿”,即“送能”,不觉...

    [韩国]金知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2164288.html
  • 二十唯识论疏(1)

    想处诸天。彼无  色身,亦无器界,唯以心识,极寂静住,彼界无色名无色界  。非谓  70页  无色,即是界也。  云唯识者,谓欲色无色皆识为性。非离识外,有欲色等  。此异常执别有界趣,为识所生。如人...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61764323.html
  • 定慧双修和三教融合的先驱

    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70;禀六斋,谓于每月的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这四天王伺人善恶、恶鬼伺人的六天里,过中不食,诸事须慎(参观《四天王经》、《大智度论》卷十三、六五71 ),更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5264603.html
  • 龟兹毘卢遮那佛

    毁坏,手绘得粗糙,敷彩单一,仅“红黑”两色。  该毗卢遮那佛木板画像,简称为K峡板画像。  (四)阿艾石窟卢舍那佛绘像  阿艾石窟是1994年4月在库车县境北70余公里处的阿艾乡附近发现的石窟(定为1号...

    刘松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4264831.html
  • 何光沪:“实有是”与“空无非”

    作为世界本源的“太极”被说成“无极”,只是说它是无形体的,而不是说它是绝对虚无的。70他又说:“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物之根。...

    何光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5564846.html
  • 《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

    州县租税供养此一佛教圣地:「又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焉。」(注70)严归田先生认为此处所说的八州,当非实数,但由此亦可见僧众人数之多,以及朝廷对五台山的重视。(注71)   五台山信仰原以《华严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2064915.html
  • 巴渝地区佛教发展述略(3)

    1666年)卒,世寿70岁,出家51年,建法幢15,嗣法弟子87人。在巴蜀,“虽遐陬僻壤,莫不绘师象而瞻礼焉”。(7)其语录、言行由弟子莲月印正编成《破山禅师语录》十二卷,其一生经历由弟子雪臂印峦、灵木印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5464953.html